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垃圾处理也能“私人订制”

若非看中的是“垃圾”,若非在寻找另一条非主流道路,宋华和同事们的故事,可能只是寻常的海归创业。这是一个8个人的创业团队,其中6人在美国、加拿大获得博士学位;平均年龄才39岁,宋华作为技术负责人,也才3

若非看中的是“垃圾”,若非在寻找另一条非主流道路,宋华和同事们的故事,可能只是寻常的海归创业。

这是一个8个人的创业团队,其中6人在美国、加拿大获得博士学位;平均年龄才39岁,宋华作为技术负责人,也才35岁。

这群海归正在深圳盐田区孵化眼中的“金蛋”,他们把未来押在了垃圾处理行业,一个在中国许多城市已成燃眉之急而又争议四起的领域。

近年,中国超过1/3的大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垃圾从自然风化,到填埋,到高温焚烧,再到资源化综合利用,各地政府正试图寻求突围之路。

这个团队看到了这一行业的诱人前景。他们的项目计划书称,一台30吨/日的小型垃圾催化处理装置——也就是他们的法宝,将带来600万元毛利润,这还不包括政府为垃圾处理和环保能源提供的补贴。

在生意算盘之外,他们更加看重的是:他们的创业,可能为中国垃圾处理行业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目前,面对每年两亿余吨的垃圾产生量,中国城市几乎都在兴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场和焚烧发电厂。据证券公司的分析报告,中国已建成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约为97个,未来5年,这类项目将达到300个。

集中转运、集中填埋(焚烧)——这是目前各地政府处理“垃圾围城”难题的主流思路。而这个八人团队选择的是另一条道路:分散式的社区就地处理垃圾模式。

他们把目标对准了社区垃圾中转站和存放点。团队成员丁宇龙告诉记者,采用中温(不超过800℃)、常压(没有高压风险)条件下,实现社区就地无臭气催化处理生活垃圾,正是该项目和现在主流处理方式的区别之一,其项目设备体量和产成品可根据社区垃圾日产生量来个性定制。

“如果垃圾经简单分类后在小区里就能进行无臭气、无毒气处理的话,就避免了垃圾二次运输、大规模征地等问题。”丁宇龙说。

这种可以“私人定制”的垃圾处理模式,目前已获得深圳盐田区政府相关部门的青睐。

这个团队组成的公司正在与盐田区政府协调,定制可在社区使用的小型生活垃圾处理样机。

摘自《南方周末》,作者吕宗恕,4月4日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