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湖南农产品走进电商时代供销社“直链”网民餐桌

本报讯 “供销社”这个久违的字眼,在农产品电商的模式下又重回大众的视野当中。记者9日获悉,525家商家入驻的“特色中国——湖南馆”已正式上线,将利用供销体系在农村多年的资源累积,为农户们提供从品质控制

本报讯 “供销社”这个久违的字眼,在农产品电商的模式下又重回大众的视野当中。记者9日获悉,525家商家入驻的“特色中国——湖南馆”已正式上线,将利用供销体系在农村多年的资源累积,为农户们提供从品质控制、推广、物流、售后等专业化服务。

记者了解到,这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淘宝网合作,由湖南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电商平台。进入电商时代,“供销社”再不仅仅只是帮农民买化肥农药、针头线脑的乡间柜台,而是变身为整合农村产供销资源的“服务商”,从长沙街头的农产品社区店“菜伯伯”,到农村提供代购、代缴话费水电、代购票、代挂号、代办政务等惠农服务的乡间便利店,背后都是供销社的推动。

据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勇介绍:“‘湖南馆’将选择原产地直供、采用绿色、有机标准,甚至是出口欧盟的标准来种植,产品通常都来自当地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或农产品企业。”

据业界人士测算,传统的模式中,蔬菜从田间到达消费者餐桌一般经过4-6个环节,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产品售价就会提高,也会对农民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挤压。而“网上供销社”直接对接市民的餐桌,不仅降低了流通成本,而且与传统的菜市场相比,农产品的来源与信息可追溯,也让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邱泽奇教授表示,网上供销社用组织的形式弥补了农民“不熟悉大市场、缺乏大市场应对能力”的短板,对全国的供销社体系而言,也有一定的可复制性。(据新华社)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