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了解到,今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将突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加快推进发展现代农业,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了解到,今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将突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加快推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围绕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综合开发将调整和优化开发布局,以开发县为单位,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能够永续利用的地方划为重点开发区;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但有一定的恢复潜力、开发后能够达到生态平衡的地方划为保护性开发区;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生态比较脆弱的地方划为限制性开发区。研究制定具体开发政策,整合项目,实行“保、调、转、退、减”的措施,精准投入,规模开发。保,即立足于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顺利实施。调,即围绕三类开发区域,调整优化农业综合开发布局,完善开发县新增和退进机制。转,即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退,即退出重金属严重污染区、部分地下水严重超采区、25度以上坡耕地以及投入产出效益很低的开发项目。减,即不适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地方,减少开发范围,降低开发强度。
今年国家农发办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示范群,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功能、生态资源涵养和优势特色种植功能、标准化规模养殖功能、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功能、农业科技“育繁推一体化”功能、物联网和精准装备功能,并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形成具有现代化农业特征的示范群。积极探索运用公私合作(PPP)模式,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扶大、扶强、扶优、扶特的原则,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扩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范围。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实行产业化补助资金向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倾斜政策,重点用于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权利的实现形式,选择部分省份进行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交由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农民广泛享有的试点。此外,鼓励和引导部门项目支持发展现代农业。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农业部、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百个示范基地引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
- 广东省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工贸局咨询评估服务供
- 完善预算支出标准实施农业发展规划
- 庐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唱“主角”
- 英山:栽好“摇钱树”壮大“聚宝盆”特色产业的产值占
- 福建: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绩效考评方式
- 海南迅速启动农业保险灾后理赔工作
- 达州市发挥财政职能全力支持扶贫开发工作
- 常德财政全力保障农村扶贫开发“六件实事”三年攻坚行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