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17日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
本报讯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17日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此次发布的结论是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经过8年余时间(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调查所得,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
调查显示,土壤环境质量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来看,我国耕地污染最严重。《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他如林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0%,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4%,未利用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1.4%。
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是污染主体。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
另根据两部委调查,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采油区、采矿区、污水灌溉区、干线公路两侧等都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发生地。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中央财政支持从源头削减高风险污染
- 河南三门峡市财政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 污染企业行贿环保部门账本:逢年过节送去年供和分红
- 环保最后一道关卡失守 污染排放问题或集中爆发
- 千亿元污水处理费换来“污染大转移”?
- 湖南狠治重金属污染耕地
- 唐山投入近百亿元治理大气污染
- 湖南常德县财政助推大气污染防治
- 孟加拉国对污染企业征收“绿色税”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