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专家:地价高企或影响未来商品房供应

本报讯 日前,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名誉会长聂梅生在“2014年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表示,土地价格节节上涨,房企将大量资金用于拿地,由于目前商品房销售增速放缓、成交量下降,房企资金回笼慢,从而减少

本报讯 日前,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名誉会长聂梅生在“2014年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表示,土地价格节节上涨,房企将大量资金用于拿地,由于目前商品房销售增速放缓、成交量下降,房企资金回笼慢,从而减少了对房地产的投资。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53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8%,增速比1月—2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0530亿元,增长16.8%,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

聂梅生认为,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或将威胁今后的商品房供应量,甚至有可能影响地产行业产业链的上下游。

上置集团董事局主席施建亦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全国重点城市地价上涨速度很快。据其估算,上海地价年涨幅约在20%。首开集团董事长刘希模则透露,北京地价涨幅甚至比上海更高。“地价上涨无疑将推动房价。”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土地价格快速攀升无益于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如何平抑地价?

“按照目前的土地转让模式,地价高的现状难以改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表示,“从征地、拆迁到招拍挂,市场上供应的都是国有土地,即单一主体供地。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前提下,靠这种模式增加供应的方式不可能降低土地价格。”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刘守英建议,征地、拆迁成本越来越高,目前已占到土地出让总成本的14%。应早日出台农地入市具体政策,实现土地市场多主体供应,减缓土地价格上涨步伐。此外,目前全国工业土地占比较大,挤占了住宅和服务业的用地量,各地方政府可以考虑适度调整供地结构等方式保障土地市场供应。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