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事业单位入社保”之外的改革期待

原标题:“事业单位入社保”是一个好的开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保、一年累计矿工超

原标题:“事业单位入社保”是一个好的开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保、一年累计矿工超30工作日可解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需订阅聘用合同等内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5月15日新华网)

单就人事管理制度层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出台,算是一种填空补白。但是,熟悉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人,都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一些管理规范的地方,很多事业单位都已经这样做了多年。比如,签订聘用合同,再比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够从这个人事管理条例中看到一些让人欣慰的“新料”。

最能够吸引人的“新料”,笔者认为,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参加社保。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都在养老方面“独树一帜”,拥有一些特权,不参加社保,由公共财政买单,造成的结果是,公共财政的负担加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比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高不少,这长期被社会所诟病。也是实实在在的社会不公。今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将参加社保的规定,是剔除特权、维护社会公平的表现。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加入社保,是一个好的开始。虽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事业单位人员从什么时候开始加入社保,一些地方的公共财政是不是能够支撑这样的改革,但这样的态度至少是公允的负责的。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人员建设绩效工资制度、公开招聘制度也都会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用人习惯,对于“萝卜招聘”以及暗流涌动的“接班制度”,都可能会有一些约束。

但是,这一条例距离公众期待的事业单位用人规范,似乎还有一定差距,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答。首先,事业单位现在适用人事管理制度,是向行政部门看齐,而并没有适用于《劳动合同法》,对于正在改革的事业单位而言,究竟是利是害,似乎很难说清。至少,这会形成一个矛盾:身份确立为“铁饭碗”的事业单位人员,却在社保问题与企业人员等同。再者,事业单位改革已然“在路上”,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一些单位可能要改为行政部门,一些单位可能要改制为企业,那么,在改革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身份又当如何转换?

根本的问题,仍然是权力监督的问题。许多事业单位,拥有公共权力,这个公共权力得不到监督,也会出现贪污腐败;许多事业单位也拥有独立的招聘权力,即便面向社会公共招聘,也很难完全避免“因人设岗”的现象发生。可以肯定,如果事业单位的权力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政企不分、管办不分、行政化严重,则这个人事管理条例很可能会被现实架空。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王传涛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