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正在举办的第八届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欧美国家不断针对我国光伏产品采取贸易保护行动,深深地影响了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格局,不少国内光伏企业将注意力转移到亚洲市场和新兴
记者从正在举办的第八届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欧美国家不断针对我国光伏产品采取贸易保护行动,深深地影响了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格局,不少国内光伏企业将注意力转移到亚洲市场和新兴市场,亚洲已取代欧洲成为我国第一大光伏出口市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孙广彬在会上介绍,2013年全年中国光伏出口总额同比减少了18%,约123亿美元。其中,亚洲占45%,比重较往年大幅提高,传统第一大出口地区欧洲则从原来的65%-70%降至37%。此外,北美约占15%-18%,澳大利亚约占5%。
今年一季度,亚洲比重增加欧洲比重减少的趋势进一步凸显。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35亿美元,其中约20亿美元出口到亚洲,比重从45%进一步增至55.6%,欧洲的比重则进一步缩减至不到20%。
孙广彬介绍,我国光伏出口结构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原因就是欧盟和美国设置的贸易壁垒。欧盟于2012年9月开始对中国出口光伏产品发起大规模双反调查,2013年8月,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后决定,中国输欧光伏产品以“价格承诺”的方式达成解决方案。达成协议后,中国对欧洲出口占总出口量的比重迅速下降。此外,美国2011年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首次双反调查,沉重打击了中国光伏企业。
随着欧洲市场萎缩,不少光伏企业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亚洲市场和新兴市场。孙广彬介绍,2013年日本进口中国光伏产品达到30亿美元,成为我国光伏产品最大输出国。此外,印度、南非市场增长也十分迅速。
值得注意的是,与会人士表示,在中国光伏业复苏乍暖还寒之际,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再度袭来,令复苏增添许多不确定性。今年年初,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发起第二轮“双反”调查。5月中旬,澳大利亚宣布对中国出口该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些贸易保护措施会不会持续蔓延,成为与会企业的普遍担心。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董事长瞿晓铧示:“中国光伏产业刚从谷底爬出,经不起大的动荡,打破贸易壁垒至关重要。”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四次多边磋商会在北京举行
-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裁定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违规 商务部表
- 巴西期望替代美国对俄罗斯出口肉鸡
- 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
- 中国外汇局开展外企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
- 欧美日本步步紧逼 俄罗斯资金流向亚洲
- 韩国7月份出口额同比上升5.7%
- 欧比特币企业家赢投资人认可 专家看好欧洲市场
- 能源局欲出分布式光伏新政 力推嘉兴模式破难题
- 日本刻意今天发布防务白皮书 内容被曝剑指中国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