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非洲涉农部门成偷逃税重灾区

总部设在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全球金融诚信组织近日在其公布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中称,受从事园艺、茶叶、咖啡、石油、渔业、采矿与旅游业进出口商所采取的进出口伪报的影响,肯尼亚每年的税收损失目前已经超过了1

总部设在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全球金融诚信组织近日在其公布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中称,受从事园艺、茶叶、咖啡、石油、渔业、采矿与旅游业进出口商所采取的进出口伪报的影响,肯尼亚每年的税收损失目前已经超过了15亿美元。

该报告称,在商品进出口贸易中,进出口上利用任何与贸易商品实际价格不符的报关单证进行的贸易活动都叫做进出口伪报,包括低报和高报等四种组合形式,其目的就是为了偷逃关税或者为了便于洗钱。

该报告进一步指出,除了肯尼亚因此类案件使其税收收入受损外,非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因此类案件的频繁发生而使其税收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这些国家分别是坦桑尼亚(税收损失为18亿美元/年)、加纳(税收损失为14.4亿美元/年)、乌干达(税收损失为8.84亿美元/年)、莫桑比克(税收损失为5.85亿美元/年)。

据悉,肯尼亚税务总局(KRA)目前正在对鲜花与茶叶等行业存在的上述违法现象展开偷逃税调查工作。此前,KRA曾对一些利用“存疑业务”将其在肯尼亚经营业务所取得的利润转移给国外注册实体的跨国公司展开过调查。

该报告最后强调指出,尽管对上述案件展开调查KRA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肯尼亚要想进一步遏制非法资本外逃就要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偷逃税犯罪,这对肯尼亚税收收入的“应收尽收”以及经济保持适度增长而言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戴正宗编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