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5日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在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中,重庆将大幅改善政府类投资管理,科学界定投资领域,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严管建设规模、标准和资金来源,基础设施类项目资本金应占
本报讯 记者5日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在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中,重庆将大幅改善政府类投资管理,科学界定投资领域,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严管建设规模、标准和资金来源,基础设施类项目资本金应占总投资40%至60%。与此同时,探索由第三方全过程开展投资控制,实行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代理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第三方后评价制度。
据悉,重庆将科学界定政府投资领域,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等领域。并且,凡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将研究合理的边界条件、补偿机制或采购标准,采用合营、私营等方式吸引社会民间投资与管理。
为严格管理政府类投资项目,要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及标准,认真落实建设资金来源。凡资金来源未落实的,不得新上项目。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类项目,按照行业属性大幅提高资本金比例标准,要求占总投资的40%至60%。探索聘请第三方机构全过程开展投资控制。确需市级举债建设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及公益性项目,以及区县政府举债修建未纳入政府性债务年度增减计划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需报市政府审定。
为确保政府类投资安全、达效,重庆市政府还明确,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原则上实行从设计到完工验收的项目建设全过程代理,并建立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重点建设项目必审制度,凡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均纳入审计范围,审计结果作为办理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的依据。还将探索由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决策、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后评价。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四次多边磋商会在北京举行
- 世界银行贷款青海西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谈判完成
- 日本银行界将对北美页岩气项目融资 以削减电费
- 重庆渝北区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
- 普京批准俄政府应对西方制裁的措施
- 江苏泰州市PPP项目将获扶持
- 山东潍坊市水利项目探索PPP
- 规范公益性项目回购
- 重庆:PPP相关措施即将出台
- 湖北枣阳市做好民生项目履约验收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