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老家五年啦,想不到,家乡变化很大。村里的大街小巷都硬化成水泥路,还在村中建起文化广场,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戏台粉刷一新,请来晋剧团唱传统大戏,一派欢乐气象。邻居赵大伯告诉我,“咱们村是省级文明村”
离开老家五年啦,想不到,家乡变化很大。村里的大街小巷都硬化成水泥路,还在村中建起文化广场,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戏台粉刷一新,请来晋剧团唱传统大戏,一派欢乐气象。邻居赵大伯告诉我,“咱们村是省级文明村”。由此,我也自豪激动起来。但是,发现村头一段古城墙却不见了踪影,我忙问赵大伯。他老人家说,“村里人们盖房造屋,古城墙的黄土很好用,人们就你也拆,他也挖,城墙就没有了踪影。”
我一阵怅然,记忆里,家乡的村头有一段古城墙。城墙是夯筑的,高有三丈,宽八尺,据说是明朝洪武年间修筑。打我记事时,村里的人们就爱聚集在古城墙下,谈天说地,什么“燕王扫北”,“李闯王起义”,还有“武工队打击土匪”等等,不知道是真实的故事,还是流传下来的传说,人们谈论的热火朝天,争论不休,孩时的我对一切好奇,常常听的入了迷,忘记吃饭,也不觉得“饿得慌”。长大后,我发现人们谈论的话题也越发多起来,什么联产承包责任制啦,什么多种经营生产啦,到后来,党的富民政策,中央文件精神等等,人们谈论的更加起劲,不知不觉中,人们的日子好了起来。
到后来,我对家乡认识也多了。家乡是个文化村,从明朝中期,家乡人的民间文化生活异常热闹。每年秋后,村里的文艺爱好者就聚集起来,排演社火、戏曲,到了春节期间,白天耍社火,晚上演戏曲,正月十五还要燃放“焰火”,整个腊月、正月都热闹非凡。然而,不知为什么,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富裕,这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却逐步消失了。如今,逢年过节,只有偶尔请外地的剧团来唱戏了,家乡会耍社火的人,老的老,小的小,老的没精神再活动,小的根本就不会这“艺术”。如今,古城墙也不见了,昔日的记忆只能成为记忆了。
我越发感到,长久以来,村民们没有文化传承意识,一味强调“经济”,却将传统文化遗失殆尽,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呀。在当前,如何发展经济,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文化遗产,是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物质文化遗产也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罢,都是我们的精神瑰宝和繁衍遗传的血液,所以,建设新农村,创建文明乡村,现代化的东西,我们需要;传统的文化遗产,我们更需要,这才是新型乡村应有的含义。作者单位:河北省怀安县财政局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湖南安乡县加大投入保护文化遗产
- “膜滴”让村里小伙都外出打工了
- 山东加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 郴州“非遗”之花绽放异彩3年上千万财政资金用于非物
- 家乡的小溪
- 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带在身边,还是留在家乡?
-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项目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谈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