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财政部研发了会计信息检查软件,以应对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和集成运作后,传统检查方法“打不开账”的被动局面,检查软件具有数据采集、筛选、分析和查询等功能。所谓数据采集就是从企业信息系统中采
近年来,财政部研发了会计信息检查软件,以应对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和集成运作后,传统检查方法“打不开账”的被动局面,检查软件具有数据采集、筛选、分析和查询等功能。所谓数据采集就是从企业信息系统中采集财务数据并导入到检查软件,形成标准会计信息格式的过程,数据采集是用好检查软件的基础,通常情况下,上海专员办一般用“五步走”的方式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第一步:确定数据采集地点。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各不相同。有的采取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在企业本部对分子公司进行集中核算,财务数据由本部集中备份;有的采用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各分子公司就地进行财务核算,财务数据可能本部集中备份,可能就地备份;有的企业分子公司按照不同的财务信息系统各自核算,财务数据各自备份。为了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核算,一般情况下将财务数据的备份地点确定为数据采集的地点。
第二步:配备适当的数据采集工具。应关注信息系统是单机单用户版本还是网络多用户版本,如果是网络多用户版本,还需要关注是应用程序放在客户端、数据放在服务器端的C/S模式,还是程序和数据都存放在服务器端、以浏览器作为软件客户端的B/S模式,据此选择相应的单机版或是小组作业版类型的检查软件,同时根据企业的业务量和数据记录量,配置相应的服务器和电脑。
第三步:测试财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对信息系统实时校验和编辑检查、访问权限和职责分离、计算机计算、配置控制等系统自动控制各个环节进行测试,评估财务信息系统的可靠程度。获取接口之间传输的相应数据,进行重新验算,复核系统接口在数据传输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步:从财务信息系统端口取数。比对财务信息系统开发商、应用版本以及数据库类型与检查软件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需要开发数据采集模版采集数据。如果数据特别巨大,应临时编制特殊采数程序以提高采集速度。同时应密切关注取数的稳定性,防止服务器瘫痪等突发事件发生。
第五步:传输和调试数据。有时由于采集地与检查地在不同的区域,且数据量巨大,可通过数据分割、打包、压缩等方式远程传输数据。收到数据后应立即导入检查软件,并进行调试,抽取部分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以确保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宗禾)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财政“大数据”的挑战来自人
- 采购数据“说”出了什么——专家解析2013年全国政府采
- 30省上半年GDP之和超全国一成 数据注水再抬头
- 山东泰安市建立地方财税贡献数据发布制度
- 武汉市:财政信息系统建设力求完美
- 数据连连看20140730
- 陕西城固:财政监督检查迈入信息化时代
- 4大数据折射公务用车“新能源化”路径
- 大数据专业将带来千万就业岗位
- 2014上半年主要财经数据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