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将海南省海口市纳入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范围。一年多来,海口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以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
2013年1月,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将海南省海口市纳入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范围。一年多来,海口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以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探索农村改革发展新路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积累经验、探索模式、作出示范。
多措并举推进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演东村委会下辖的瑶城自然村,现有360户、1463人,土地面积3500亩,是2000年海南省第一批文明生态村创建村庄,2013年6月被确定为演丰镇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
一年来,在60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下,瑶城村通过吸引民间资本,先后建设并修缮了村庄大门、村内主干道、巷道、路灯、旅游标识牌等设施,并将供水供气、广电通讯、互联网络、污水处理、垃圾收集清运等项目与主城区并网,实现生活设施全部纳入城市管网系统。与此同时,村里还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办公场所、老年人日照料中心、儿童日照料中心、学校、文化室、超市等公共服务场所。与此同时,瑶城新型农村社区已初步建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已经完成,并在海南省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保管理制度。
演丰镇在总结瑶城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综合改革示范试点。
一是开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封闭式双轨制户籍管理制度,对居住在演丰镇的居民颁发“居民证”,在镇内凭“居民证”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消除二元结构。同时,保留农民原有的集体土地、承包地、宅基地、农业补贴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是加快推进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方面,在全镇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将新农保全部转为城镇保,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城乡并轨管理。另一方面,新农合全部转为居民医疗保险,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确保农民原有利益。
三是实施城乡要素流转体制改革。建立城乡要素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权等要素进入城乡流转市场。全镇集体土地所有权、林业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工作于2013年底已全部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的确权颁证工作于2014年3月完成。这些要素经确权颁证之后,可以进入市场交易流转,从而将农民的“死资产”变成“活财富”。
四是进行多项管理创新试点。演丰镇还在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建立镇(村)级社会管理平台、建立政务服务体系、创建便民服务平台、基本共服务体制改革、创业就业保障机制、创新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试点,取得了积极效果。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载体,助推城镇化建设
海口市美兰区财政局局长陈蓉对记者介绍说,在中央及省市财政的支持下,美兰区按照市里制定的改革试点方案,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演丰镇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开发项目,由海口市统筹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进行开发建设,财政注资2.4亿元。通过市场融资实行土地整合开发、产业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和棚户区(旧村)改造等。海口市统筹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交通银行总行海南地区试点开办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的客户,获得中信银行30亿元综合授信,同国开、中信、光大、农行、农信等金融机构一起,协同探索统筹城乡建设融资模式。
在财政及社会资本的支持下,演丰镇按照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先行、树立全局规划的理念,以演丰镇统筹城乡发展为切入点,科学编制演丰镇总体规划、土地整理与利用规划、产业与项目规划等,并注重规划之间的衔接。同时,他们依托镇里良好的资源禀赋,坚持产业优先,以项目为抓手,通过招商引资,推进工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为主的现代高效农业和以养生、旅游和度假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述规划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当地群众增产增收、休闲养生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
2013年11月,演丰镇长宁头农家乐专业经济合作社成立,全村68户142农民全部加入合作社,成为合作社成员。2014年1月,该合作社与海南红树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长宁头旅游渡口码头合作经营合同。合同约定,合作社每年获得100万元(每3年上浮15万元)固定回报收入,同时还获得红树林景区内150平方米的铺面经营权,合作社成员可在景区内就业。今年40岁的王芳成为合作社的社员后,负责红树林景区栈道的卫生保洁工作,每月领取1800元的固定收入,同时还享受“五险一金”等待遇。王芳对记者说,以合作社社员身份在景区内找到了固定工作,还解决了养老保障问题,心里非常满足。
长宁头农家乐专业合作社与海南红树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抱团”闯市场、创效益、促增收,树立了农村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典范。这种合作模式,正是海口市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中推出的一个新举措。如今,它在统筹城乡发展、助推城镇化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海口市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中着力推进的另一个重点。
一年来,海口市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热带高效农业优势,重点扶持仙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三江莲雾基地等一批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公司+合基地+农户”模式。一方面,公司向农民免费提供种苗和化肥,以及种植技术指导、产后销售回购等服务,通过发挥农业示范基地辐射作用,为农民生产提供一系列社会化服务,从而打通农业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公司还通过农民入股、租赁土地等方式,吸引农民加入产业体系,带领农民增产增收。
仙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位于海口市与安定县的交界处,计划投资3亿元,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将辐射海口及周边市县10万农户、25万亩瓜菜生产,为周边农民每年带来3600多万元的收益。海口市财政为该项目安排示范试点财政奖补资金600万元。目前,产业园已建成1个1150平方米的大型农贸市场,2400平方米的市场交易配套项目,2个容量3000吨的冷库,2000平方米的产品包装加工厂。目前,这些项目已进入运行阶段,效益良好。
美兰区三江豪福莲雾示范基地2010年被农业部授予“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称号,总投资7000多万元,基地面积1000亩,引种新优泰国黑金刚莲雾品种18600株,年产量约100万公斤,年产值达2000万元。2013年,该基地被确定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基地之后,海口市财政投入奖补资金50万元,整合其他涉农资金210万元,用于支持莲雾基地大棚修复、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自2013年至今,该莲雾基地已向周边村民提供树苗1万多株,共计种植面积300多亩。以盛产期每棵每年挂果180斤、平均每斤7元计算,将在6年后为周边村庄带来1260万元的年收益,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海口市还在全市23个乡镇建立具有现代配套设施,集粮食生产、种子、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植物检疫以及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等一体的综合农业服务中心,在248个村委会建设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主要依托现有村委会办公场所,加挂牌子、赋予职能、充实人员、完善条件,实施联合建设。同时,坚持“花钱买服务”原则,每个站配备2名村级检测员,配备2—3套检测仪器,1间20平方米的检测办公用房以及巡查、抽样、办公的设施设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截至2013年底,海口市财政已投入2492万元,其中奖补资金1234万元,完成了164个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的建设。
“力争到2014年底,海口市实现23个乡镇、248个村委会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全覆盖,从而确保广大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海口市财政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村村通往“小康路”——山东财政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纪实
- 湖南临武县加快城乡合格学校建设
- 东阳:落后村成了文明村该市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2
- 朔州财政大力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水平
- 中央财政下拨45亿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 绵竹市加强中央和省级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管
- 山东五项社保民生政策实现城乡一体化
- 常州新北区财政“助推”农村环境“升级”成效显著
- 50万公积金贷款转商贷 20年需多还18.6万元
- 汝城县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支持农村环境整治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