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由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近日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上,专家建言,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财政要发挥积极作用。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认为,我国农业取得现在的成果,得益于之前打下的良好
本报讯 在由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近日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上,专家建言,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财政要发挥积极作用。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认为,我国农业取得现在的成果,得益于之前打下的良好基础,其中财政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目前,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支持。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持续增加,但使用分散与交叉重复并存,影响资金使用效果。财政支农资金必须服务于国家中心任务,要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农民、政府与地方的关系,在机制上有保障,在配置上要精准。同时,研究财政支农资金分配和整合机制,用机制解决问题,发挥好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认为,中国正经历着一个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如果不把“三农”问题解决好,城镇化建设就会走偏。因此,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完善在农村已经形成的基本制度;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制度;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全国有8474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还有6471万亩耕地属于25度以上陡坡地。这意味我国将近10%的耕地是非安全耕地。同时也表明我国粮食安全的生存资源指数平均下来只有54%,显著低于72%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说,“这些数据表明现代农业已经遭遇严峻挑战,我国必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王建国表示,财政支农资金下一步的使用方向和管理目标已经明确。下一步,财政支农资金将着眼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农业发展方向、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着力于找准政策重点,瞄准突出问题,如水土流失、化肥过度使用、农药污染等,中央财政即将启动耕地修复保护、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等工作;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健全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健全财政评估机制。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光坤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他说,到2013年,我国粮食已经实现了十连增,但按照现在的产量增长速度,到2020年达到全国粮食需求的任务非常艰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农业综合开发要进一步探索,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担当更重要的责任。
水利部财务司副巡视员周明勤表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部将加快农业资源开发格局的构建,努力形成与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产体系;同时,做好推进土地严重污染耕地的修复,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培养一大批职业农民等工作。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山西财政“五个进一步”倾力助“三农”
- IMF公布财政透明度最新“补丁包”
- 村村通往“小康路”——山东财政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纪实
- 郴州两级财政推进科技治超
- 山东淄博市利用财政“小资金”撬动金融“大效应”
- 江西武宁县实现预算单位与财政专网连接
- 即墨中小学操场免费向社会开放市财政安排380万为24所
- 农业部、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百个示范基地引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
- 中央财政支持从源头削减高风险污染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