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地铁调价应注重合理性

随着国内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多,以及私家车愈发普及,大都市交通拥堵早已不再是新鲜事,而过度不便的出行环境也使得人们不断将目光投向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这就直接导致一线城市的公交系统面临的压力

随着国内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多,以及私家车愈发普及,大都市交通拥堵早已不再是新鲜事,而过度不便的出行环境也使得人们不断将目光投向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这就直接导致一线城市的公交系统面临的压力日益加重。尤其是在每个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峰期,居高不下的客流量已令公交、地铁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地铁调价的设想率先呼之欲出。

近日,由北京市发起的“我为公共交通价格改革建言献策”活动正式落下帷幕。期间,北京市发改委官网刊载来自市民的建议共计6000余条,人们对于地铁调价的关注度及参与热情可见一斑。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地铁票价究竟是改为计程制,还是仍然沿用单一票制?如果改为计程制票价,应该为递远递增,还是递远递减?同时,还有不少人较为关注行业部门是否会就上下班高峰期造成客流量过大的现象推行错峰票价、周期通票等针对性措施?若推行周期通票,又将以何种方式运营?另外,地铁票价调整后,是否还会保留公交系统对老年人、学生、残障人士提供的普惠政策?从业者的服务质量将怎样予以改善?这些问题也都引起很多人的重视。

从发改委官网刊载的建议观察,人们争论的焦点主要同样是集中在票价调整后的运营方式上。其中,仍旧沿用单一票制并对票价进行小幅度上调代表着一部分市民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推行计程制意味着地铁票务系统也要随之升级,这使得其成本过高。况且,地铁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远途乘客,计程制会导致其付出更多成本,进而加大其出行压力。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计程制票价更具合理性,能够更精确地收取与乘客行程相对应的费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共交通的经济收益。另有一些建言者则表示,计程制不一定非要采取递远递增的运行方式,而是可以改为递远递减的模式。这样一来,便能有意识地引导短途乘客改乘公交车出行,这种模式也更符合国内一线城市现阶段的需要。

相比之下,人们对于是否推行错峰票价与周期性通票的设想基本持赞同态度,认为此举能够有意识地引导非上班族在上下班高峰期选择其他出行方式,进而最大化地为上班族腾出乘车的空间。不过,具体到如何推行周期性通票方面,人们还是各有见解。这其中,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推出一种专用于早晚高峰期且乘坐达到一定站数以上的情况下可以优惠的通票,每个周期固定使用次数;另一部分人则表示,应该采用分档通票,根据乘客需要乘坐的站数不同,分别推出A、B、C等多档优惠的通票,供乘客选用;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推出固定线路优惠的通票,即只要乘客在甲乙两站之间往返,便能享有优惠。此外,对于是否保留对特殊人群的普惠政策,以及如何改善公交行业的服务质量,建言者的开发相对比较一致,均赞同在地铁调价后,政府应给予老年人、学生和残疾人一定补贴,而行业部门也要设法通过杜绝车内乱发小广告、将有携带物品的乘客与空手的乘客分开进行安检等措施提升人们乘车的环境和效率。

那么,面对如此之多的热心市民给出的真诚建议,政府与相关部门又该如何从中进行考量并筛选呢?

事实上,政府及有关部门最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地铁调价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令公共交通在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给乘客创造更多实惠。从这个角度来说,推行错峰票价与周期性通票基本可以被看作势在必行;针对特殊人群给予适当补贴,并且改善行业服务质量,无疑也是政府及相关部门责无旁贷的工作内容。至于建言者之间分歧较大的“沿用单一票制还是推行计程制”、“采取递远递增还是递远递减”、“专用时间段通票还是分档通票,抑或是专线通票”等问题,其实可以综合起来进行折中考量。比方说,行业部门可以尝试推出一种在以乘客乘坐中距离站数所需的花费为标准的基础上,予以优惠的通票。乘客使用该通票搭乘地铁的票价相对固定,就能变相起到采取递远递减,以引导短途乘客改用其他交通工具出行,尽量为远途上班族提供乘车空间的作用。同时,还应保留公交一卡通并将其改为递远递增的计费模式,供非上班族使用,从而达到科学收费且提高公共交通的经济收益的效果。凡此种种,或能使地铁调价真正合理化,并且得到乘客的认可。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赵宇辉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