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理财产品持续破“6”国债再显“高性价比”

本报讯 随着近期市场资金面持续宽松,银行及“宝宝”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滑,让一度被投资者视为“鸡肋”的国债重新突显“高性价比”。据了解,自8月10日起发行的今年第七期、第八期电子式储蓄国债目前认购踊跃

本报讯 随着近期市场资金面持续宽松,银行及“宝宝”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滑,让一度被投资者视为“鸡肋”的国债重新突显“高性价比”。据了解,自8月10日起发行的今年第七期、第八期电子式储蓄国债目前认购踊跃,市场关注度明显强于以往。

据有关数据显示,7月份银行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64%,已连续4个月“破6”并呈持续下降趋势。而余额宝等“宝宝”理财产品收益率更从年初的6.7%跌至目前的4.19%左右,且市场预计还将有进一步“破4”可能。

而财政部从8月10日至8月19日发行的今年第七期、第八期电子式储蓄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其中第七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5%,最大发行额240亿元,第八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5.41%,最大发行额160亿元。两期国债均将按年付息,每年8月10日支付利息。

此外,该两期国债允许投资者提前兑取,届时将按照实际天数以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相应天数的利息。不少投资者表示,虽然国债产品投资期限长,流动性也不如余额宝等灵活,但就目前来看其收益率颇为“诱人”,尤其是在银行等理财产品收益不断走低的情况下,风险低、收益稳定的国债不失为一种“安心之选”。

理财专家认为,由于下半年国内市场流动性预计继续充裕,而包括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变化等因素都将使银行及“宝宝”理财产品收益走低,因此收益稳定的国债、政策性银行债等产品有望持续升温,低风险投资者可以关注这类理财项目。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