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期历史(1974-1997)》 作者:查尔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正式加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彼时,2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期历史(1974-1997)》 作者:查尔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正式加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彼时,2008年爆发的金融海啸还余波未了,而欧债危机也已开始浮现,金融稳定问题成为了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经济金融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正是因为这场危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更高要求的“巴塞尔协议Ⅲ”才应运而生。时过境迁,现在中国绝大多数金融从业人士都已经知道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知道它的重要职能,特别是它提出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即通常所说的“巴塞尔协议Ⅰ”和“巴塞尔协议Ⅱ”。甚至一些有头脑的中国银行家为适应“巴塞尔协议Ⅲ”新监管标准而殚精竭虑,投入了大量资源,企图绕道资金监管。但尽管如此,无论是监管当局官员还是在市场打拼的银行家,也许没有几个人知道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仅仅是十国集团(G10)中央银行行长的一个常设委员会,它只是定期在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开会,国际清算银行只是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供会议地点和服务;当然,更没有多少人知道,“巴塞尔协议Ⅰ”中著名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是保罗?沃尔克参加G10央行行长会议时提出的;还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名称的演变历史就更少有人了解。
简而言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已广为人知,甚至称得上是非常著名,在某些方面它现在可能已经是国际清算银行的各机构中最有名的成员了。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它成立的缘由是什么?巴塞尔协议又是在何种情况下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期历史(1974-1997)》(以下简称《早期历史》)一书中找到答案。《早期历史》是英国著名货币金融专家查尔斯?古德哈特教授于2011年出版的一本记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期活动历史的力著,它清晰勾勒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从1974年成立到1997年这23年的早期活动轨迹,介绍了国际银行监管专家们当时关心和解决的问题,这一时期金融繁荣和动荡的变化线索以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如何考虑确定银行监管标准、逆周期风险权重调整设计,等等。其中,委员会与各成员国之间的种种斡旋、博弈,尤其让人读来不由心生感慨,深知万事不易,需在理论与实际中取得妥协。曾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认为“查尔斯?古德哈特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既有良好的经济学分析能力,又有对在金融政策制定过程中政治和组织压力的理解。他的这本著作以巴塞尔协定的最终签署为时间节点,力求使在对资本、衍生品和其他方面国际金融改革的新国际标准的谈判所面临的障碍真相大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从业者似乎已经淡忘了几年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惨重影响,资本工具创新层出不穷,各类影子银行危机四伏,这些现象都引起了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这也正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诸项标准高于“巴塞尔协议Ⅲ”过渡期各项指标的缘由。如何在鼓励创新和有效监管之间取得平衡,是留给金融监管者的永恒课题。唯愿本书能为监管当局打开一扇门,亦为金融从业者开启一扇窗,让二者从历史的长河中各取所需,在有效监管时不会带来金融抑制,在金融创新时也无违审慎之本。总而言之,正如英国央行副行长保罗塔克所说:“对于那些想抓住现实世界国际金融政策脉搏的人来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早期历史(1974-1997)》是必读图书!”
作者系:中国金融出版社 孙霄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山东专员办助力综合财政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
- 辽宁专员办探索综合财政监管新思路
- 苏州市申报省级促进金融业创新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工作全
- 我国力争用三至五年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
- 深圳专员办做实基础工作备战跨境监管
- 日本银行业抢占东南亚市场
- 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宣传品设计及宣传品
- 北京市门头沟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基层数据采集平台建
- 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幸福社区相
- 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印刷类入围单位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