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四川构建非税收入科学收缴模式

本报讯 四川省在推进财政改革进程中,一直注重非税收入收缴管理。通过十多年探索,开拓性地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构建了非税收入科学收缴模式。四川省非税收入收缴改革从2001年全面展开,改革以非税收入实

本报讯 四川省在推进财政改革进程中,一直注重非税收入收缴管理。通过十多年探索,开拓性地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构建了非税收入科学收缴模式。

四川省非税收入收缴改革从2001年全面展开,改革以非税收入实行银行代收为突破口,以计算机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年省本级非税收入比改革前增长近6倍。2003年进一步建立和启用以数据大集中为特点的全省统一的收缴管理系统,构建了网络化管理模式。2012年,全省所有21个市(州)和184个县实现了非税收入收缴系统联网,省本级约1624个单位、全省约有17900个单位纳入了非税收入银行代收管理,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2013年全省纳入系统收缴的非税收入达1700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缴入财政的资金近7亿元,对于保证财政收支正常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非税收入收缴改革要求,四川省先后于2003年和2010年实施了2次财政票据改版。通过全省统一票样、统一印制、统一发放,建立了以《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为主,其它票据为辅的财政票据体系,将之前的237种财政票据充分归并简化为26种,实现了财政票据信息的统一,便于实行电子化系统管理。日常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网络全面、即时、逐笔监控执收单位开票、代收银行受理并向财政传送记账信息、财政部门对账及票据核销等重要环节,实现执收单位收入信息和票据领用信息的对接和核查,时时掌握单位的收入情况。

同时,动态监控全省收入项目,摸清收入家底。通过全面清理单位收入情况,对存在收入的单位进行注册编码,建立完整的执收单位信息库;对执收单位的收入项目和标准进行清理,逐一分级编码,建立收入项目信息库;将收入项目逐一对应执收单位,对自定项目和提标收费实行报警制度,严格控制乱收费,规范收入来源。

为全面提升非税收入收缴水平,四川省充分依托系统信息化技术手段。按照科学收缴流程,自行开发了非税收入收缴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从执收单位开票、银行代收、收入上缴到财政部门记账整个过程的智能化管理。近年来,又根据收缴管理要求和全省各地实际需要,对系统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造升级,增加了出入境、交警罚款等特殊业务功能模块,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非税收入收缴形势。其中一大亮点,是2013年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罚款收入收缴方式进行改革,通过财政、公安交警、代收银行数据的互联互通,建立了特色业务信息交换、处理机制,实施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罚款收入收缴改革。改革主要围绕“四个统一”来进行:统一罚款代收机构,省级非税收入代收机构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罚款代收机构;统一收缴管理平台,由省财政厅、公安厅和省级代收机构升级改造各自业务系统,搭建“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罚款收入收缴管理平台”;统一清分资金,省级非税收入代收机构代收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罚款收入后,资金先归集到6家代收银行归集行的待清算账户,由财政厅及时按照“罚款收入归属违法行为发生地(发生地在省外的归属处罚地)”的原则进行清分;统一支付手续费,省级非税收入代收机构办理该业务的手续费由省财政厅统一按季度结算并支付给各代收机构。通过改革,创新收缴模式,实现异地缴纳;统一代收机构,扩大网点覆盖;丰富收缴渠道,解决缴款困难;搭建统一平台,完善收缴监管。

据介绍,四川省将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制度体系建设,建立以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条例为统领,各项收费、基金、罚没、国有资源资产收入征收管理办法为配套的完整非税收入制度体系,实现收缴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推行多样化缴款手段,实现网上银行、自助缴费机具等多样化的缴款方式,提高收缴效率。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夏祖军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