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天津、四川、重庆、贵州、北京等地出台国企改革方案之后,广东版的国企改革路线也在8月18日公诸于众。与很多地方的方案一样,广东也将混合所有制视为国企改革的着力点,并明确提出到2017年,混合所有
继上海、天津、四川、重庆、贵州、北京等地出台国企改革方案之后,广东版的国企改革路线也在8月18日公诸于众。与很多地方的方案一样,广东也将混合所有制视为国企改革的着力点,并明确提出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户数比重超过70%。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混合所有制的确有其优势。但是,在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有个问题从来也没有离开公众的视野: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中央早就提醒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牟取暴利的机会。广东国企改革方案中,也对此有所回应:强调有序有效,严格规范国有产权流转,依法履行集体决策、尽职调查、资产评估、进场交易等程序。
为何从上到下,大家对此这么关心?因为过去国企改制曾留下不少教训:由于缺乏细则和有力监管,有些人浑水摸鱼,损公肥私,直接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怎么流失的?根源在于定价不合理,遭受贱卖,一些利益集团中饱私囊。
可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就是完善价格发现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必然涉及大量资产重新组合,需要重新定价。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定价机制,只通过一对一的协商,没有普遍认可的参考价格,交易很难判断合理与否。
所幸目前多数优质国有资产已经上市,其股权在资本市场有了自然形成的价格。在以交易所为代表的公开资本市场上,国有股权借助资本交易平台参考市场价转让,自然无贱卖之争议。越多国企进入公开资本市场,国有资产的权益越有保障。
而且,本轮资产市场的改革,正在为国企形成合理的价格发现机制创造良好条件。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正在形成,尚不具备主板上市条件的国企,还可以选择挂牌中小板以及新三板等。尤其是新三板不设财务门槛,挂牌手续简便,为企业股权转让提供了透明、合理、便捷的平台。当然,目前并非所有国企都已进入公开资本市场,这部分国有资产的转让要尤其谨慎,注意有关产权界定、评估、招股、处置等细则,加强监督。同时,也要大力建设证券交易所之外的资本市场平台,比如债券交易所等,进一步增强价格发现功能。
只要抓住资本市场改革这个“牛鼻子”,健全市场规则和公开监管,国企改革将稳健前行。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黄碧梅,8月20日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国企改革“深水区”须防乾坤大挪移
- 国企改革不能指望“一混就灵”
- 职务消费是个“筐”?——聚焦国企高管“不落腰包的腐败
- 国企薪酬迈入“纠偏通道”
- 1-7月国企利润同比增长9.2%
- 山东昌乐县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国企改制后为何还不能良性运转
- 贵州雷山县国有资产动态网络化管理
- “共同基金”撬动国企改革
- 证监会部署资本市场发展路线图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