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老詹,您相信缘分吗?老詹说,我相信,不但相信,而且坚信不疑。为证明世界上确有缘分在,老詹讲了个故事,题目叫:师母做饭的快与慢,决定了老詹的一生。真有这么神吗?确实有这么神。那是1982年春,老詹
有人问老詹,您相信缘分吗?老詹说,我相信,不但相信,而且坚信不疑。
为证明世界上确有缘分在,老詹讲了个故事,题目叫:师母做饭的快与慢,决定了老詹的一生。
真有这么神吗?确实有这么神。
那是1982年春,老詹——当时别人呼为小詹——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面临分配。为解决两地分居,决定回老家工作,到《四川日报》当记者,或者,到四川大学教书。当此时也,《经济日报》王浩天副总编到复旦挑选学生,应邀到老同学张四维教授家做客。那天,师母饭菜丰盛,速度稍慢,王总到家,尚未完工,他便坐到客厅沙发,一边喝茶,一边顺手翻看一摞毕业论文。这一翻,看到一篇《孟子的论辩艺术》,写得很有特色,颇对王总味口。于是问张教授,此人是谁?张教授答,此人姓詹名国枢,四川人氏,已决定回川工作。王说,这个学生不错,我们要了!请转告本人,愿意到经济日报社,我们非常欢迎,有啥要求,可提出来。张教授立即打电话,把话传递于老詹。老詹回答说,别的想法没有,只一要求,希望尽快把爱人调到北京,解决两地分居。王总回答,没有问题,干得越好,调得越快。干得差嘛,调得就慢些,老詹说,那太好了,我一定去!于是,1982年2月,老詹到了经济日报社,第二年冬天,爱人调到北京。人生命运,就此发生转折。
这是不是缘分呢?当然是缘分。
谁的缘分?老詹和王总的缘分,和经济日报的缘分,和首都北京的缘分。
说到这里,有人兴许嘀咕,相信缘分,是不是搞唯心主义,命运的不可测不可知呢?老詹看不是,恰恰相反,相信缘分,是有其客观依据的,而且,这依据也是唯物的而不是唯心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如果把时间看做一条纵坐标,把空间看做一条横坐标的话,所谓缘分,就是在这两条坐标的交叉点上,所发生的你与命运相关的人和事。
比如,老詹从经济日报社调入人民日报社,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新成员。其纵坐标在2006年12月4日,横坐标在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这两条坐标的交叉点,就是老詹与人民日报社的缘分。
相信缘分和不相信缘分,对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影响。听一位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授说,他曾对全国文艺团体作过调查,他发现,这些团体普遍存在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台上扬,台下踢脚的“窝里斗”现象。然而,在过去一些老戏班,却没有类似的问题,大家比较抱团,你不抽我底火,我不使你绊脚,彼此爱护,相互补台。为什么呢?同为老戏班的人都信奉缘文化,所谓“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来共枕眠”。没有缘分,你我怎么会从天南海北聚到一起,在一个锅里舀饭吃?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格外珍惜?
正基于此,老詹也是很相信且很讲缘分的。所以无论在哪里上班,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与人相处,都还不错。就是偶尔碰到一些脾气古怪之人,时不时无明火起,不明不白同你闹闹别扭,给你点小难堪,老詹也从不以为怪,更不会生气,甚至还要嘿嘿一笑,哈哈一乐。心想,不是缘分,咱俩会从茫茫人海中碰了面,您怎么会给老詹来这么一出?(摘自《老詹的幸福秘诀》)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北京:征集储备库让巧妇之炊不犯难
- 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化建设—周界视频数字化改造及单体楼
- 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化建设—校园网络出口改造政府采购项
- 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化建设—桌面云系统平台建设政府采购
- 北京市丰台区政府食堂餐饮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北京市门头沟区农业局所需农林大厦购置厨房设备项目招
-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所需育园小学更新多媒体教室项目招
- 北京丰台区多措并举优化纳税服务
- 中日韩自贸区第五轮谈判在北京举行 本轮将持续五天
-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新桥路中学厕所翻建及首师大附中永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