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固话到大哥大再到手机,直至如今琳琅满目的智能手机,电话的发展速度可谓令人咋舌。在全球化信息时代的今天,手机甚至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的通讯工具,而是渐渐蜕变为集照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
从固话到大哥大再到手机,直至如今琳琅满目的智能手机,电话的发展速度可谓令人咋舌。在全球化信息时代的今天,手机甚至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的通讯工具,而是渐渐蜕变为集照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电脑、游戏机、网银、导航器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型“数码百宝囊”。
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因为人们愈发倚重手机,它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与隐私也就越多。前不久,小米手机被指“泄密”,使人们瞬间绷紧了神经。
据了解,中国台湾信息安全专家透露,小米手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上传用户个人信息。同时,芬安全(F-Secure)测试报告亦表明,小米手机并没有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只是使用明码传递。这就意味着,只要是具有较强电脑能力的人,便能够凭借监听手段于同一网络环境下盗取用户的电话号。不仅如此,早在2014年5月,“乌云”安全漏洞报告平台就已经对外披露,小米论坛的官方数据遭到泄露,这也代表着该论坛800万注册用户面临着极大的危险。因为这些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一旦被破解,其邮箱、注册IP等个人隐私就将全部泄露,进而很可能导致他们被不法分子骚扰,甚至是欺诈。另外,最近新加坡监管部门也公开表示,正在针对小米手机涉嫌泄露用户信息进行调查。
那么,作为中国智能手机的标志性品牌,小米手机为何会在一番红红火火之后,频繁陷入“泄密门”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呢?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此前Canalys曾发布一组数据,小米手机在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行榜位居头名,共计占有14%的市场份额。但很快,联想也在通过权威数据证明自己是该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老大”。同时,华为、酷派、中兴等手机商家也不断试图利用低价销售与小米一争高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新兴企业,尚无多少资本的小米自然不免因竞争压力过大而变得“急功近利”。其中,企业未能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及时对其产品产生的兼容性、安全性漏洞研发相对应的补丁,便是导致大量用户信息一次次被泄露的直接原因。这说明,小米在手机研发方面不够稳健,更缺乏耐心,以致其没能在先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前提下,便草率进行产品创新,属于“饥饿营销”的代表性案例。
此外,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手机市场不够规范,以及监管力度不够强,同样是造成小米深陷“泄密门”的主要原因。所以,有关部门是时候行动起来了。
具体来说,法律部门应尽快研究并出台关于手机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一旦出现因生产制造原因而导致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的情况,能够有法可依且追究手机商家的法律责任。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在新手机上市之前,对产品进行严格地检验和测试,一经发现手机存有安全隐患,则禁止商家发售,并且给予其诸如巨额罚款、在一段时间内不得发售新产品等处罚。另外,商家自身也应恪守行业自律的准则,严谨地对待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及时针对产品安全问题更新补丁,以求最大限度地确保用户个人信息无虞。凡此种种,或将真正使国内智能手机提升安全系数。
2014年,小米手机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予以思考,当手机泄密之后……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全球飞机上用手机迎解禁潮 中国2016年将有结论
- 西班牙:手机革命助拉美消除贫困
- 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达1.25亿同比增长126%
- 中国移动调整补贴策略:转型4G不再补贴3G手机
- 手机动漫标准化有望推动中国动漫业第三次发展浪潮
- 一年“刷”掉9000亿元“手机钱包”能否取代现金?
- 企业抢推4G手机揽顾客
- 财政信息随时“掌握”财政部门户网站手机版上线试运行
- 手机预装软件:难以卸掉的灰色利益链
- 工商总局官员:信息被泄露将可向有关行政部门举报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