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是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最难的省份。为尽快改变贫困面貌,贵州提出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的精准扶贫政策,2013年贵州省减贫效果明显,贵州全省共有166万人实现脱贫
贵州省是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最难的省份。为尽快改变贫困面貌,贵州提出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的精准扶贫政策,2013年贵州省减贫效果明显,贵州全省共有166万人实现脱贫,贫困人口已降至757万人。
在2011年中国确立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涉及贵州的就有3个。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是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短板”。
贫困是贵州绕不开的话题,近几年来贵州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面貌逐渐改变。
在新的扶贫节点上,贵州省提出将进一步深化扶贫工作,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的“滴灌”式扶贫,能把钱用在刀刃上,防止扶贫资金“天女散花”,甚至出现“扶富”现象。
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扶贫很多都是要一竿子直接到扶贫对象身上去,贵州实施精准扶贫,“不能用手榴弹炸跳蚤”。
为尽快实现“减贫摘帽”,贵州提出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的精准扶贫政策。目前,贵州省已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针对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帮扶率先实现全覆盖。
“创新体制机制是激发内生活力、‘真扶贫、扶真贫’的重要内容。”贵州省扶贫办法规处处长罗颖旭介绍,为确保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贵州省对贫困县考核、减贫摘帽和项目资金管理等进行改革创新。
罗颖旭说,中央办公厅【2013】25号文件下发后,贵州省对扶贫开发工作尤其是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做出了一系列系统性安排,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贵州省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已制定出台,建立了一整套与国家主体精神一致又能体现贵州特色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帮扶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和进退机制。
此外,贵州各地也分别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创新精准扶贫的新方式,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如六盘水市提出驻村干部“服务订单”、毕节市实行的“十子机制”等,使帮扶工作更加精准。
据统计,按照2300元国家扶贫标准,2013年贵州省全省贫困人口由923万人减少到757万人,共计减少166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国9.2%。全省实现8个县、194个贫困乡镇实现脱贫。
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贵州自身的“蜕变”外还有着国家和对口支援城市的帮扶,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贵州的扶贫开发支持力度,在产业、人才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支持贵州扶贫开发,并安排大连、青岛、深圳和宁波归口帮扶贵州,实现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对贵州除贵阳市以外8个市(州)“一对一”帮扶,实现对口帮扶的全覆盖。
据统计,2013年8个帮扶城市累计向贵州投入各类帮扶资金和物资折款累计3.53亿元,其中资金3.35亿元,集中用于受帮扶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有力地促进了贵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扶贫开发转型正当时
- 别让高招扶贫名额沦为官员子女的“唐僧肉”
- 江苏灌南县扶贫资金装上“定位器”
- 贵州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 中央财政下拨153亿元支持农村扶贫开发
- 广西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
- 贵州加快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 中央财政下拨153亿元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农村扶贫开发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