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一堂关于公民财产与权利的法律大课

举国关注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期已经结束。意料之中的是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舆论热议。而多少有些出乎条例制定者意料的,是法学家、法学界的声音最多、最高、最受关注。围绕条例征求意见稿

举国关注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期已经结束。意料之中的是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舆论热议。而多少有些出乎条例制定者意料的,是法学家、法学界的声音最多、最高、最受关注。围绕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大讨论,成为私有财产入宪、物权法制定之后,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公民财产权的又一个讨论高峰。这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表明全社会法治意识正日益成熟。

当初,在这部条例的制定过程中,一些声音将焦点主要引向“以房查人”“反腐利器”“房地产调控法宝”等层面。然而,经过一个月的大讨论,人们更加明白,这部条例的上位法是物权法,这部条例的“生命线”是不动产权利人的权利,条例出台是落实物权法的应有之义。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私有财产入宪和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如影随形针对“私人财产”的成见和质疑,在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大讨论中几乎已经没有踪影。从个人可以拥有合法财产,到个人可以拥有自己的房产,再到农村居民拥有对集体土地的用益物权,宪法和法律对个人财产、国家财产的平等保护,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法治社会的公民常识。

严格以法治的视角审视条例征求意见稿,不动产登记确实可以起到“以房查这些人”等反腐作用,但保护权利人各种权利,包括隐私权利,保护交易安全,包括非利益相关方不得查询泄露不动产权利人信息,这些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已经成为普通人能够理解的社会共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