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10部委勾画汽修产业新蓝图

本报讯 近日,《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颁布,明确了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等治理措施及鼓励公务车优先选择诚信企业等扶持政策,为汽车维修产业指明了未

本报讯 近日,《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颁布,明确了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等治理措施及鼓励公务车优先选择诚信企业等扶持政策,为汽车维修产业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指导意见》由交通运输部牵头,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中国保监会,总计10个部委共同制定,规格之高,实属少见。

为什么一份汽车维修产业的指导意见能引起这么多部委的高度重视呢?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机动车维修业户48万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完成年维修量3.3亿辆次,年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汽车维修还带动、影响着保险、服务、生产制造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业内人士表示,汽车维修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市场结构不优、发展不规范,消费不透明、不诚信等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利益受损甚至投诉无门。建立更加诚信透明、经济优质、便捷周到、满意度高的机动车维修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面对上述难题,《指导意见》首先向行业中的不良现象挥出重拳,明确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加强部门联动、依法加强维修市场监管等治理措施。打破维修配件渠道的垄断,将有助于降低配件价格,降低消费者的维修成本;加强监管则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手段。针对消费者维权难的问题,《指导意见》明确,将建立健全维修质量纠纷调解和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指导意见》还对行业发展给出指导意见及扶持政策。比如:鼓励连锁经营,促进市场结构优化升级;鼓励规模化发展,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鼓励专业化维修,提升业态发展水平等。《指导意见》指出,汽车维修业是民生服务业,事关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汽车生活品质,要积极纳入地方政府“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要积极协调政府用车主管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制定鼓励性政策,推动公务车、事故车维修优先选择诚信企业。

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司长刘小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促使维修市场开放度更高、包容性更强、竞争更加充分,对车主维修汽车消费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对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梁帅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