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我省启动渭河污染治理三年行动以来,省财政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渭河污染治理投入,累计安排渭河流域污染治理资金35.46亿元,并投入使用项目209个,占项目总数的93
自2012年我省启动渭河污染治理三年行动以来,省财政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渭河污染治理投入,累计安排渭河流域污染治理资金35.46亿元,并投入使用项目209个,占项目总数的93%。渭河水质持续改善。干流劣Ⅴ类水质断面由2011年的9个下降至5个,水质综合评价由2011年的重度污染改善为中度污染。一是坚持多措并举,支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来,省财政积极争取中央基建资金、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资金、污水管网“以奖代补”资金,整合省级基建资金和稳增长,累计安排27.31亿元支持渭河流域148个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二是落实减排措施,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安排补助资金1.28亿元支持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5市总处理能力212.5万吨/日的52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三是推进结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企业关闭腾出的减排指标,按照实时市场价格进行有偿收储,支持西安、宝鸡、咸阳等市18家污染企业指标回购资金1.8亿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1.65亿元,累计投入资金3.45亿元支持我省11家造纸、20家水泥、10家纺织等重污染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四是突出治污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省财政采取治污设施的提升改造与污染减排奖励相结合,补助资金与污染物削减量挂钩的方式,支持渭河流域56个工业企业废水治理补助资金1.89亿元;五是提升监管能力,完善渭河水质监控能力建设。为确保渭河流域水质监测的准确性,省财政支持渭河流域新建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及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升级改造、水质全分析监测仪器购置等资金6412万元。
渭河三年变清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今年是渭河三年变清的收官之年,为了充分调动沿渭各市(区)治理渭河污染的积极性,省财政会同省环境保护厅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将项目资金切块下达有关市,年底按照渭河三年方案对项目实施、水质进行考核。对考核达标的地市如数拨付补助资金,考核不达标的市将不予拨付并加倍处罚,以确保年底实现渭河三年行动方案目标。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广东:逾10亿元支持台风重灾区救灾复产重建
- 中国版“两房”或可撬动10万亿元“沉积资产”
- 法国政府力推能源结构调整预计未来三年增加10万就业岗
- 内蒙古一卡通发补贴资金203亿元
- 社保资金管理要走好信息化之路
- 肥城市“四个坚持”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1.3万亿元
- 海安县建立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审核机制
- 山东规范困难职工帮扶资金管理
- 内蒙古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