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鹤山市财政立足于防汛抗旱、安全饮水、节能减排等重点项目,做好治水、用水、管水等工作,千方百计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范水利资金支出,创新水利工程监管方式,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民
“十二五”期间,鹤山市财政立足于防汛抗旱、安全饮水、节能减排等重点项目,做好治水、用水、管水等工作,千方百计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范水利资金支出,创新水利工程监管方式,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转变,为我市防洪排涝,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2010-2014年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水利建设资金2.44亿元,从根本上扭转我市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一、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地方财政投入。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我市堤围防护费由地税局按照营业或销售总额的百分比计征,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水资源费由市水务局征收,全额上缴市财政专户,纳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2010年至2014年我市共征收堤围防护费2.53亿元,水资源费0.19亿元。并通过融资贷款加大水利资金投入力度,向农发行贷款1.32亿元,用于推进我市沙坪联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2010年至2014年我市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44亿元,包括地方贷款1.32亿元,堤防防护费1.03亿元,水资源费等0.09亿元。其中,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资金投入1.6亿元,主要用于沙坪联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和沙坪河整治工程(一、二期)及中小河流重点县建设等;农村水利建设投入0.77亿元,主要用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小型灌区改造工程等;水利防灾减灾资金投入0.07亿元,主要用于非山洪灾害防治项目、三防信息化建设项目、全市水利防洪防灾工程等。
二、创新水利工程管理,确保资金使用高效。一是实行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我市于2012年增设了鹤山市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所,作为我市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主要负责对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市财政会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所,实现了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管理更为有效的监督。二是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在对水管单位规范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组建专业化的维修养护企业,实行内部独立核算,将维修养护公司与所属水管单位彻底脱钩,水管单位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现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负责城市污水处理及排污管道设施的维修养护,实行独立的市场化运作。
三、做好预算编制与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监督。一是加强水利资金预算管理。市财政做好水利项目前期项目支出预算细化工作,编细、编实、编准年初预算,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需求,并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转结余情况相挂钩。二是加快水利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健全水利资金预算执行管理机制,采取目标管理、定期通报、重点分析等方式,在保证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的基础上,加快水利资金预算执行进度,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三是推动水利资金整合。从预算编制环节对水利资金进行全面清理,依据规划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水利专项资金进行归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决策协商制度和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促进水利资金统筹使用和政策衔接配合。四是推进水利资金绩效评价。加强水务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扩大水利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围,突出抓好对重大水利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逐步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资金安排和改进预算管理相结合,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水利部“三项机制”创新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 广东:逾10亿元支持台风重灾区救灾复产重建
- 中国版“两房”或可撬动10万亿元“沉积资产”
- 湖南桂阳县创新扶持机制发展“大水利”
- 内蒙古一卡通发补贴资金203亿元
- 社保资金管理要走好信息化之路
- 肥城市“四个坚持”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1.3万亿元
- 海安县建立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审核机制
- 内蒙古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