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家税务总局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税收服务的举措,至今已运行3个月,10项打造税收服务创新高地的举措,最大限度地便利了纳税人,最大限度地规范了税务人,运行平稳有序、成效明显,纳税人
本报讯 国家税务总局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税收服务的举措,至今已运行3个月,10项打造税收服务创新高地的举措,最大限度地便利了纳税人,最大限度地规范了税务人,运行平稳有序、成效明显,纳税人纷纷“点赞”。
为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今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税收服务的通知》,推出了网上自动赋码、网上自主办税、电子发票网上应用、网上区域通办、网上直接认定、非居民税收网上管理、网上按季申报、网上备案、纳税信用网上评价、创新网上服务在内的“税收一网通办、便捷优质高效”等10项措施,广大纳税人切实感受着税收服务创新的魅力,惬意地享受着“税收一网通”的便捷优质高效。
截至9月23日,在全国首创、上海自贸区试行的税务登记“免审核”赋码系统,已自动根据工商、质监提供的企业信息,赋予1369户纳税人税务登记号码,100%实现了自动赋码,办证时间由以往4天缩短为3天内,其中税务机关办理时间只有半天;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由原来20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内,依托自贸区办税服务厅和4个延伸点,涉税事项网上区域通办率达99.3%,全市2995笔5万美元以下非贸管理事项100%实现了网上合同备案,75户(次)企业享受了网上先备案后核查监管,占同类事项受理量的30.2%。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32种涉税事项。
专用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网上按季申报,已惠及309户纳税人,占符合政策企业总数的75.4%,每年可增加约9亿元周转资金;税务部门选取了部分电商和物流领域企业,试用网上电子发票,自贸区内红酒市场已完成商务平台搭建并进入测试阶段,“网上发票应用”目标可期;网上纳税信用评价工作流程、管理办法、评定指标等初步框架已经制定。
自贸区纳税人越来越欢迎“税收一网通”,已有4528户企业登录网上办税服务厅26800余次,网上自主办税率达到21.2%。应用网上办税服务厅,税务部门推出的“网上服务体验”,已向纳税人推送41批(次)7.3万条个性化政策、风险提示提醒、网上涉税事项办理进度查询等,开展税企互动220户次。
目前,上海税务部门正在按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部署,结合自贸区实际,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断扩大“网上区域通办”,9月底已基本实现267项涉税服务事项区域通办,目前正拟把11种办税事项陆续纳入“网上备案”,并扩大网上合同备案范围,力争年底网上自主办税事项达到50项,还准备将实体办税服务事项的办理条件、办理时限、办理流程等,参照网上办税同步优化,形成立体化、全通道式便民办税服务网络,实现10项支持自贸区创新税收服务举措的效应最大化。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近日明确表示,将继续积极支持上海税务部门在自贸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税收治理、扶持新兴业态发展等方面,按照国家战略方针和现行法律法规大胆地试,努力使自贸区税收服务制度与国际通行标准充分接轨,并把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服务经验推广应用到更大范围,切实降低企业纳税成本,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营口市财政局多举措深化完善非税收缴制度改革
- 河南首个国有资本主导的民间融资服务平台成立
- 宝鸡市积极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 武汉市财政支持加快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体
- 郧县“四个强化” 提升乡镇财政综合服务水平
- 深圳混合清单明确政府购买服务导向
- 保康县探索“1+8”模式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效果明显
- 安徽亳州市建图书馆提升文化服务
- 河北博野县三措并举服务重点税源企业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