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女士10月21日在北京出席第二十一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前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就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私合作伙
本报讯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女士10月21日在北京出席第二十一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前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就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以及中国城镇化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英卓华表示,世界银行对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投行持非常欢迎的态度。她说:“我们知道,世界各国包括亚太地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而亚投行的成立无疑会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带来巨大的机遇。对于亚投行来说,重要的不仅是为急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国家带来更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帮助加强亚太各国的政策框架,从而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可持续性。”
她进一步指出,世界银行在过去70年始终参与和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世界银行将把这些经验教训提供给亚投行。
最近世界银行为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了一个“全球基础设施基金”。英卓华介绍说,“全球基础设施基金”是一个新工具,目的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政策框架平台,建立良好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对私营部门投资具有吸引力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巨大,光靠世行和政府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通过银行愿意借贷的项目吸引私营部门资金投入非常重要。
对于城镇化,英卓华说,中国过去主要靠城市扩张和建设新城市,把农村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通过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这种模式具有局限性,无法长期支撑中国的经济增长。要想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改变城镇化模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不仅要增强人的流动性,而且要提高能源交通系统的效率,减少碳排放和污染。同时需要重新设计和改革土地利用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居民生活,提高工业和服务业的效率,要防止没有可持续性的农村土地转换,因为中国还要保留足够的农田来保障粮食安全。城镇化还需要地方政府有良好的财政政策,进行财政改革才能实现具有可持续性的城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世界银行在这两个关键领域为中国提供支持,确保城镇化能够继续作为经济增长的来源。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浏阳市用稳增长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 中国节能降耗新突破:前三季单位GDP能耗降4.6%
-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拉开序幕
- APEC财长会:中国出资500万美元支持基础设施PPP
- 全球自保公司年增200家 中国仅为区区4家
- APEC区域基础设施PPP项目实施路线图(中文译本)
- 加快法规“立改废”为法治中国清障铺路
- 欧洲港口寻求中国机遇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