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已正式拉开序幕,也就是‘绕落回’的第三步‘回’,最终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自动采样返回。”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郝希凡22日说。当日记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看到,参研参试人员已开始向运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已正式拉开序幕,也就是‘绕落回’的第三步‘回’,最终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自动采样返回。”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郝希凡22日说。
当日记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看到,参研参试人员已开始向运载火箭加注推进剂。郝希凡介绍,为验证未来探月三期工程主任务星“嫦娥五号”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再入返回地球的相关轨道设计、气动、热防护、制导导航与控制等关键技术,中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
飞行试验器计划于24日至26日择机发射,在飞抵月球附近、绕月半圈后自动返回,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经跳跃式弹起后再次进入大气层,并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这是中国飞行器首次从距地约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返回地球。
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刘继忠说,飞行试验器发射升空后将经历星箭分离、地月转移、月球近旁转向、月地转移、返回地球附近、再入返回地球等6大关键节点,整个过程约8天。
专家说,此次试验一大难点在于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方式返回地球。“打个比方,‘半弹道跳跃式再入’类似于在河边打水漂,这个特殊的返回轨道目的在于降能减速,确保整个产品返回。”刘继忠说。
郝希凡认为,通过试验将在气动力、热防护、高精度制导控制、轨道设计及返回器回收等方面形成突破。“此次飞行任务的目的就是获取最真实的飞行数据,由此攻克技术难题,积极推动‘嫦娥五号’的研制工作”。
本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也将是长征三号丙改II型改进型火箭的首次亮相。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副总指挥金志强说,这款火箭的外形更“高挑”,运载能力约为3.9吨。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同日称,中国探月工程已全面进入“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的第三期,计划于2017年前后执行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中国节能降耗新突破:前三季单位GDP能耗降4.6%
- APEC财长会:中国出资500万美元支持基础设施PPP
- 加快法规“立改废”为法治中国清障铺路
- 武汉市财政支持加快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体
- 欧洲港口寻求中国机遇
- 嘉峪关世遗保护工程接近尾声 历时3年耗资20.3亿元
- “中国芯”再提速
- 余永定:融资贵比房地产问题更可怕访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
- 中国版“两房”或可撬动10万亿元“沉积资产”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