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释放增长新动力——聚焦第21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

作为APEC峰会前最后一个亮相的专业部长级会议——第21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备受关注。10月22日,来自21个成员经济体的财政部长(或代表团团长)、国际机构负责人和工商部门高级代表汇聚北京

作为APEC峰会前最后一个亮相的专业部长级会议——第21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备受关注。10月22日,来自21个成员经济体的财政部长(或代表团团长)、国际机构负责人和工商部门高级代表汇聚北京,围绕区域宏观经济形势与展望等4项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形成了广泛共识和务实成果。

各方承诺将进一步推进结构改革,采取必要措施解决现有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和弱点,释放经济潜在增长的新动力。

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成最大亮点

APEC财长会上,促进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成为最关注的议题之一。

在10月22日下午举行的APEC财长会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基础设施投资成为了本次财长会讨论的重点。在当天的会议上,有关亚太区域基础设施融资话题的讨论最为激烈,几乎占了近一半时间,核心是讨论倡导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PPP模式如何做、怎么做,财长们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分享了一些经验教训、案例和如何实现的路线图。

楼继伟说,财长们认识到基础设施投资在实现经济增长潜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应进一步通过PPP等融资方式吸引长期融资和撬动民间资本,解决目前亚太地区面临的巨大的基础设施融资缺口。考虑到政府部门在PPP模式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进一步加强APEC经济体政府的相关能力和机构建设,包括加强PPP领域的经验交流、鼓励有兴趣的经济体建立PPP中心等。

会议发表了《2014亚太经合组织财长联合声明》及附件《APEC区域基础设施PPP实施路线图》,成为本届APEC财长会的主要成果。其中,《APEC区域基础设施PPP实施路线图》的制订,标志着解决亚太区域基础设施筹资难、推进亚太区域互通互联迈出实质性步伐。

那么,PPP模式为何引起各方关注?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这主要基于三点:一是当前APEC区域既有着巨大的基础设施需求,又面临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制约。要解决这一问题,大家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模式。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三是PPP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这种背景下,PPP无疑是一种新的、有别于传统政府采购模式发展基础设施的可行模式。”白景明说,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承担风险和建设的责任,在项目建成后,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在政府的监督下获取利润,回收成本。通过这种方式,政府能够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为监管角色,从而保证质量。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面减轻政府的压力,符合改革方向。

实现亚洲地区互联互通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虽未纳入正式议题,但在此次APEC财长会上,却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由中国倡导筹建的亚投行具体怎么定位、有什么特点一直备受关注。

对此,楼继伟指出,亚投行是支持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成立亚投行将为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是有利于成员国各国和本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多赢之举。期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将亚投行建设成为一个专业、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一个具有良好的治理结构、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多边金融机构,一个与现有的多边开发银行相互补充,合作努力,致力于推动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开发银行。

曾有人提出质疑,中国政府牵头筹建亚投行是不是为了主导亚洲?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认为,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取决于自身实力,而不是争夺话语权。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有责任也有这样的能力牵头组建专门指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机构,对亚太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亚投行可发挥多边区域性金融机构的投融资作用,有利于加强亚洲各国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白景明说,亚投行能够破解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的问题,为各国企业和相关机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贷款,降低运营成本,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这将是未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渠道的新亮点。

调结构应施适当财税政策

财长们还强调,应当实施适当的财税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并在确保公共财政可持续的基础上,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特别是在创造就业方面,各方将继续实施适宜的财税政策促进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强教育和培训,为妇女和年轻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应对环境和资源约束方面,财税政策可以与市场机制相互补充,推动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各方承诺要深化财政和预算改革,加强财政可持续性。

在白景明看来,对于达成“应当实施适当的财税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这一共识,应该基于两点:一是当前世界经济整体上处于疲软状态,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经济体共同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的难题。二是财税政策针对性强、周期短、见效快,通过财税政策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带来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运用财税政策也需要各成员经济体协同发力,方可互利共赢。

展示地区合作决心

据了解,今年APEC领导人会议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了呼应这一主题,更好地服务于领导人会议,中国在结合当前亚太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并综合考虑与以往财长会议题连续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财长会四项议题,分别是:“区域宏观经济形势及展望”“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税改革”和“金融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楼继伟指出,通过这次会议,各方进一步加强了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与合作,展示了亚太经济体共同应对内外风险挑战,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决心。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方面形成的多项务实成果,将直接服务于APEC互联互通蓝图的制订,也为即将召开的领导人会议的财经议程作了很好的铺垫。

楼继伟介绍,此次财长会上,中方还将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AFDC)升级为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AFDI),以更好支持区域发展中经济体在财金领域的能力建设。与会财长对此表示欢迎,同时对亚太金融论坛(APFF)在APEC地区资本市场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的工作表示赞赏,为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中国再向全球展示改革决心

本次APEC财长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将以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完善营商环境,继续吸引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对此,白景明认为,张高丽副总理的讲话进一步坚定了外界的决心,即中国虽然已经进入改革攻坚阶段,但我们加强改革力度的决心是不变的,而且向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

22日下午,楼继伟部长在APEC财长会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回应有关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时表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政府设定目标是7.5%左右,这并非计划经济时必须达到的任务,而是有区间的预期,第三季度7.3%的经济增速在预计区间之内,目前我们就业情况良好,物价比较平稳,我们经济增长质量在提高,政府所引领的投资增长没有民间投资增长快,服务业增长快于工业增长,节能减排力度在加大,整体上是好的趋势。此次会议上,很多财长都表示仅重视增长速度是不够的,更要重视增长质量。

在白景明看来,APEC财长会上,中方不仅对APEC以及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做出阐释,还向外界展示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本报记者 解希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