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六大改革打造“政采深圳速度”

深圳市财政委和市政府采购中心今年推出商场供货模式改革、评定分离改革、高校科研机构政采改革、医用通用耗材批量采购改革、进口产品审批改革和政府采购预算改革等“六大改革制度”,不仅有力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深圳市财政委和市政府采购中心今年推出商场供货模式改革、评定分离改革、高校科研机构政采改革、医用通用耗材批量采购改革、进口产品审批改革和政府采购预算改革等“六大改革制度”,不仅有力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效率、预防腐败,促进交易公平和政府采购在提质提效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商场供货+网上竞价

从4月1日起,市财政委和市政府采购中心对市本级通用类货物采购取消了原有的协议采购和预选供应商采购,均按照市场可选、价格可比、耗材通用、公务采购卡支付的原则全面推进商场供货改革。四大类共138种通用类商品被纳入商场供货。9月中旬,市政府采购中心在此基础上引入电商平台,进一步丰富政府采购的渠道。政府采购的货物即是商场和电商向普通市民销售的货物,政府采购的价格均按照商场和电商承诺在市场价的基础上享有一定的折让,从而有效预防利益衔接。在此过程中,合法代理商均可参与竞价采购,低报价者将中标。10月1日,深圳市又率先在全国推行公务采购卡结算制度,将政府采购的“小账目”也在阳光下晒单。

市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些措施,目前已有效解决协议采购价格虚高、公开招标时间过长、特供商品无法比价等问题,也加快了支付进度,保障了供货企业及时回流资金。

全面推进公开招标实行评定分离改革

不仅公开“算小账”,市政府采购中心今年还全面推进公开招标重大项目,实行评定分离的改革新政。据深圳市财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市财政委出台了《深圳市政府采购评标定标分离管理暂行办法》,充分体现菜单式和实操性采购,强化采购单位主体责任,解决专家不专、程序空转、无人对采购结果负责等问题。自今年4月1日全面推行改革以来,深圳市本级共组织实施1321个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采购金额合计19.65亿元。其中,采用评定分离的项目199个,占总项目数的15.06%;金额合计3.26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16.61%,所有评定分离项目暂无有效质疑和投诉,各方满意度普遍提升。

依托公开透明的采购制度,多领域的市政采购项目及工作也大大提升了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在改进深圳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政府采购方面,市财政委出台了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扶持政策,并将“深圳市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在科研设备类采购项目上的自行采购上限由20万元提高至50万元”等五项相关内容,列入2014年度白皮书工作任务。通过下放权力、减少审批环节、开辟绿色通道等行政手段,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目前,首批7家试点单位均已在该项改革中受益,后续将全面推行实施。

推动战略合作 优化审批制度

此外,市政府采购中心还着力推动医用通用耗材批量集中采购和战略合作、优化进口产品审批等两项制度改革。

市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推动医用通用耗材批量集中采购和战略合作,是市财政委和市政府采购中心联合市医管中心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市属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选取5种临床应用普遍、采购数量和金额较大的通用医疗耗材,在市本级公立医院范围内试点批量集中采购。同时通过选取部分医疗设备供应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等有力措施来推进试点工作。截至目前,通过批量采购的平均成本下降达30%左右,成效显著,初步实现了最低价采购。

而在进口产品审批方面,市财政委提出“以正面清单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以负面清单来控制审批范围”;并通过清单制度和第三方专家“二和一”独立论证制度,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引导功能,扶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减少审批流程,提高采购效率。

优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模式

在“六项改革创新”中,市财政委推行项目库和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方式的创新改革尤为“抢眼”。

“以往各政府部门是年初统一做计划,无论采购大项目还是小项目,不管项目成熟还是不成熟,均申报审批;现在则是采购单位采购项目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常年申报,滚动管理,分散审核,避免了个别单位通过虚报或多报项目而形成采购漏洞。”市财政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今年起,深圳市采购项目实行虚拟指标和实际指标双重管理,采购资金分年度滚动安排,年度常规性采购项目可提前下达虚拟指标实施采购,甚至可在新年度开始前,完成除履约和支付以外的其他采购程序。以市交通运输委为例,该委2013年就在道路管养、规划及课题、智能运维等方面试行了虚拟指标采购,当年采购项目完成率100%,其中,道路管养经费当年支付率达到92.9%,较往年提高50%。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通讯员 赖凌翔 袁峰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