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开发”乡村现代新生活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项目对建设新农村所必需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机耕道、人行路、便民路质量达标,带给了广大农民富裕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秋意渐浓,我乘坐表弟的农用四轮车来到了开江县近年来实施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项目对建设新农村所必需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机耕道、人行路、便民路质量达标,带给了广大农民富裕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秋意渐浓,我乘坐表弟的农用四轮车来到了开江县近年来实施的几个农业综合开发区。

铜车铺的村民欢笑了

开江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项目于2010年在普安镇铜车铺村实施,对5100多亩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并结合项目区的特点,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几年过去了,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如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怎么样,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缩短了没有?

沿着农业综合开发修建的条条水泥路、柏油路,迈步行走,我们来到一条长约1500米引水渠道山坡上,从山顶往山下俯瞰,婉似一条巨龙。据当地村民介绍,自从建起了这条引水渠,栽种的稻谷再也不怕干旱的侵扰了。停立在引水渠尾部的电力提灌站,还有那达万米的排灌渠系,使铜车铺的粮食稳产高产,有了可靠的水源保证。

以前村里的孩子们上学读书,要绕道邻村几公里,走一个半小时的路,自从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项目,不但对田问的上壤,进行了改良,而且修建的多处便民桥使全村的学生上学再不绕弯路,径直从便民桥走过,节省时间近一个小时。以前到镇上、县城里办事,要走三公里的泥巴土路才能搭上车,现在国家提倡的城乡一体化,县里最先确定将班车开进村里,上下午各一班。家家户户家门口伸手即可上车。老百姓说,这是几十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土包寨呈现新农村壮阔画卷

开江县长岭镇土包村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引进的公司共同努力协作配合下,开江县长岭镇土包寨村的现代农业已多彩多姿。园区四周的道路硬化质量达标,正中广场设计图案宏伟壮观。园区内建设的大棚蔬菜琳琅满目,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各种蔬菜长势喜人。管理技术的人员告诉我,整个园区建设规划管理科学、布局合理。棚里长出的蔬菜新鲜,又大又鲜嫩,近的销往开江、达县,远的销售到万州、重庆等地。

紧挨园区的三千米渠道也已修建完毕,条条望去,笔直一线连到了顶端。人行耕作路,便民路也完工,村民们挑着各种农副产品,舒心地从它上面走过,到镇上去进行集市贸易。

新河村的农民富了

开江县普安镇新河村是平坝地区,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区,也是国土整治、扶贫开发投入的项目区。从2000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项目共在新河村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对建设新农村所必需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机耕道、人行路、便民路质量达标,连结家家户户,排灌渠系像玉带把整个村围了一圈又一圈。当地的农民由于离城较近,商业意识浓厚,市场经济理念强烈。2007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项目后,村支两委就决定把加快产业发展,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把农业生产进行集约化经营作为农业的重中之重。经过时间证明,带给了广大农民富裕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村民单一的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的传统观念已基本摒弃,现代农业的观念意识已越来越浓厚。该村在达县、宣汉等地引进养牛、养猪大户,把农民的土地按亩产1000斤的优质水稻价格给承包商承包。村民各自找门路、找技术,据了解,这个村把承包的稻田扩建、改建成鱼池的就有二十多户,规模好的一年纯收入达十多万元,规模小的也有5万元左右。不仅有养鱼专业户,还有专门种莲藕的,专门种植葡萄的,有承包土地栽植优质水果的,整个村的年人均年纯收入都远远高于全县人均年纯收入的二倍、三倍以上,家家户户不仅盖起了楼房,而且都有金额不等的存款,有几户还买起了小车,听到这些情况,我思绪万千。美丽的新河村正乘着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的强劲东风,借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项目这项惠及百姓的德政工程,在新一轮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中,扬帆远航!(作者单位:四川省开江县财政局)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杨国军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