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惠民+消费”激扬北京文化业第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近两个月客流量2796.8万人次,成交金额87.8亿元

本报讯 第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自8月20日启动以来,举办了数百场文化惠民消费活动,截至10月14日,客流量2796.8万人次,成交金额87.8亿元。用“礼包”促消费,是政府举办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初

本报讯 第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自8月20日启动以来,举办了数百场文化惠民消费活动,截至10月14日,客流量2796.8万人次,成交金额87.8亿元。

用“礼包”促消费,是政府举办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初衷。据了解,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为百万市民发放第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价值3000余万元的“大礼包”,活动期间消费者持大礼包,可在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开心麻花等20余家商户的200多个门店进行消费。消费时,只需向收银员出示实体大礼包或手机电子大礼包内的优惠券,即可享受5-9折的优惠。

据北京市文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政府的支持下,各专项活动、展销板块的承办单位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惠民促销活动。如“千万豪礼大惠民”行动,13家电商提供优惠让利超过5000万元。一家电商推出的“特卖闪购”活动,只需5元到10元,就可以参与购书,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穿阅·中塔—3D中国行”等活动针对劳动模范、军烈属等特殊群体,提供了免费赠票、特殊折扣等惠民举措,价值达200余万元。

针对文化产业发展,惠民文化消费季更加注重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文化与旅游、装饰设计的跨界融合活动,促成现场成交金额2.5亿元和5亿元。同时,线上消费额已超50.6亿元,仅京东网的销售金额就已超去年线上消费的总额。

据悉,惠民文化消费季通过整合资源,汇聚了十大专项活动、十大展销板块和十六个区县惠民文化专题活动,囊括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所有领域,线上线下联合互动。除了营业性演出1.1万场,还有公益性演出5300场、群众性文化活动200余场、传统节庆活动40余场。文化消费季已逐步从纯粹“惠民”的公众文化活动向“惠民+消费”的特色文化活动转型。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齐小乎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