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内部控制首次写进党的公报

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主体,更是国家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关键所在。加强内部控制,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具有根本意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已开始在

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主体,更是国家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关键所在。加强内部控制,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具有根本意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已开始在全国各地启动。而此次召开的以法治建设为主旨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首次从国家层面勾勒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和蓝图,指明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方向,对于进一步深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根据四中全会决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应当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形成完备的法治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不断推动法治政府的建立健全,并最终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来说:

一是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和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机制,完善执法程序和操作流程,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据可依。

二是严格执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监察等执法行为,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三是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单位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的常态化监督制度,完善纠错问责机制、方式和程序,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等。

四是强化组织、人员、考核、文化等基础保障工作。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五是强化风险评估、信息沟通、信息技术等机制保障工作。把风险评估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的关键环节,确保决策科学性;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纵观而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内部控制亦是如此。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正确认识,以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精神为指导,密切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将两者有效地融合贯通,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对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促进作用。(作者系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迪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胡为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