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将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由79条减少到35条,进一步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国家发展改革委4日起公开征求意见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稿显示了中国政府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此次对外商投资限制类条
一次性将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由79条减少到35条,进一步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国家发展改革委4日起公开征求意见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稿显示了中国政府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此次对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的缩减幅度之大,为我国1995年颁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来首次,其中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取消限制的一些产业或为产能过剩行业,或是环境风险较大的行业,还有一些涉及我国传统产业,对外资开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对一些疑问予以回应。
此次征求意见稿取消了钢铁、乙烯、炼油、造纸、煤化工设备、汽车电子、起重机械、输变电设备等重化工产业以及部分药品生产等领域的外商投资限制。其中,钢铁、乙烯、炼油和一些药品生产等领域不同程度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造纸等产业环境风险巨大。对外商放开限制会不会加剧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
“对于产能过剩和技术落后产业,让外商投资进入,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比如中国钢铁产能世界第一,存在严重产能过剩,但高端市场却依赖进口。引入外资可以提高整个钢铁行业的技术含量,加剧落后产业淘汰,同时减少进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巡视员王东说,放开重化工业外商投资限制,并不是放任产能过剩或环境污染,而是要转变外资管理方式。“对内资和外资企业统一运用节能、环保、技术准入等标准进行监管,而不是以外资还是内资来区分。”
征求意见稿取消了对名优白酒和中药材种植、养殖以及铁路、地铁等制造业的外商投资限制。而此前的目录中,名优白酒因涉及传统工艺被列为限制类目录,中药材种植、养殖限于合资合作。对外商放开限制会不会冲击国内产业?
隆国强认为,名优白酒、中药材种植等产业的主要市场都是在国内。而城市轨道交通等产业,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已经很强。这些产业完全有实力迎接外资的挑战,无需再通过政府限制的方式施以保护。
征求意见稿还取消了对财务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信托公司、土地成片开发、进出口商品检验等领域的外商投资限制。这些产业涉及土地开发和金融领域,对外商放开限制会不会危害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新一轮改革开放,要求我国用全球视野进行资源配置。我国一些企业已经走出去投资房地产和金融领域,这要求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与国际高标准相对接。
今年我国对外投资金额有望超越吸收外资金额。我国对外投资已成为全球性话题,其投资范围囊括制造业、基础设施、能源矿产、农业、服务业到文化产业等领域。
“中国的外资法律法规不仅要考虑引进来,还要考虑走出去。公平、透明的法律平台,能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多的海外机会。”张燕生说。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广东LED产业共性技术检测与研发创新服务平台项目(五)
- 中国瑞典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启动
- 江苏泰州市现代化医药产业新城正在崛起
- 我国启动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
- 我国公布首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到2020年全面完
- 集成电路基金规模初具 告别“缺芯之痛”需推动产业整
- 专家:工业互联网将成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抓手
- 河南成立机器人产业联盟
- 我国房地产税改革应实现哪些目标
- 山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