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一事“合议”议出美丽乡村——山东省泗水县实施乡村连片治理项目纪实

10月24日中午,山东省泗水县泗张镇尚家庄村村民周保香坐在家门口剥花生。在这位64岁老人的眼里,今年的生活环境大变了模样:家门口的荒滩也修葺了河道,汛期的污水不再溢进家门,门口新建的文化广场也成为她锻

10月24日中午,山东省泗水县泗张镇尚家庄村村民周保香坐在家门口剥花生。在这位64岁老人的眼里,今年的生活环境大变了模样:家门口的荒滩也修葺了河道,汛期的污水不再溢进家门,门口新建的文化广场也成为她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如今,在泗张镇,各村的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泗张镇副镇长刘建告诉记者,今年6月以来,该镇依托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推出乡村连片治理项目,在省道244沿线,对10个村庄连片规划,集中投入奖补资金,一事“合议”建设美丽乡村。

村村联合共享奖补好政策

每年春天,泗张镇都会举办桃花节,至今已有13个年头。活动期间,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泗张镇赏花、踏青、览胜、寻访。十里八乡的农民也携带着自家的农副产品、山乡果味等来这里展示和销售。而对于活动的主会场——王家庄民俗村来说,却是件喜忧参半的事。

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司友侠告诉记者,由于村里条件有限,从省道进入景区的一条900米长的水泥路只有4米宽,旅游大巴开不进来。由于没有停车场,一些慕名驾车而来的游客只能将车沿水泥路两边停靠,再步行20多分钟进入景区。

与王家庄毗邻的宋家沟、马家岭两个村也是每年桃花节的游客聚集地。多年来,为了能集体办好桃花节,各村费劲心思。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李运昌告诉记者,桃花节的时候,车多人多,沿路停放的车辆不仅阻碍交通,也影响了大家的游览心情。“去年桃花节,村里临时整理出一片空地充当临时停车场,但条件有限,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李运昌说。

今年7月,在乡村连片治理项目实施中,通过几村一事“合议”,在宋家沟村南3亩半的集体用地上建设了一个停车场,全部使用水泥修整完善,周边还进行了绿化。“有了这个场地,咱能联合其他村一起,继续办好桃花节,俺们村老百姓也跟着受益。”李运昌说。

“过去是人一多,路就堵,农民也没有地方摆土特产。”司友侠说,“今后可好了,景区东边建上了停车场,进景区的水泥路也加宽到7米,铺成了柏油路面,路边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路修得敞亮,咱的心里也喜滋滋的。”

强化监督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记者在泗水县采访时发现,尽管10个村在项目规划中各有侧重,施工量也有所不同,但至今未发生利益纠纷。相反,各村村民都积极参与投工投劳。

马家岭村村民刘宪国是一名老党员,也是村里工程实施中的第一批筹劳人员,在他的带动下,先后有10多口人加入其中。“大家伙积极性挺高,出点力气,环境变好了,俺们看着舒心,也会自觉去维护。”刘宪国说。

据该县的财政干部介绍,为确保项目资金高效安全运行,泗水县不断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县、乡均成立了相关领导监督小组,负责项目的规划实施、质量监管、资金使用等事项。乡镇、村自筹资金全部纳入奖补资金专户,随工程进展情况,与奖补资金一起通过专户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给施工方。每次资金的拨付,都需要有施工方提供相关账目、监理公司出具工程进度表等一系列证明,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借助于该项目的实施,宋家沟村村民李景英也从村东的旧房搬进了村西的新房。谈到变化,这位74岁的老人说,“以前的旧房门口路太窄,根本开不进车,现在新房又大又亮,门口的路也宽,开着车来直接就到了家门口。”

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乡村里的经营户也开始受益。桃园十三乡农家乐经理王冬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旅游大巴能直接开到门口,私家车也有地方停。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来吃饭的游客络绎不绝,住宿也供不应求,收入更是提高了一大截。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本报记者 解希民 通讯员 兰姬慧 包庆淼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