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没有PPP,就不会有现在的地铁网

你流动生产力技术自由行走消费PPP是什么PPP VS 传统模式PPP如何运作“项目的最终拥有者是政府,受益的是整个社会”杨松(北京市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PPP研究专家):PPP本质上是一种公私伙伴合

 

流动

生产力

技术

自由行走

消费

PPP是什么

PPP VS 传统模式

PPP如何运作

“项目的最终拥有者是政府,受益的是整个社会”

杨松(北京市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PPP研究专家):PPP本质上是一种公私伙伴合作关系,政府和私人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合作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私人企业获得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并取得商业利益。PPP有多种模式,现在国内在实践中运用最多最成熟的是BOT,就是政府把公用事业项目委托给企业单位,进行投资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并在合约期限内运营,按约定获取收益,合约到期移交给政府。BOT主要用于收费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最终拥有者是政府,受益的是整个社会。这些项目通常投资大,周期长,目前我国实施的BOT项目期限一般都在20年以上,不超过30年。

财长热议,顶层力推,PPP成为近两年来APEC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在APEC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上,习近平指出,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是关系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当代丝绸之路开启的亚洲互联互通事业,为PPP增加了传统与现代融合色彩。无论是三个P打头的英文全称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还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官方翻译看起来都十分“高冷”;而事实上,PPP早已渗入了城市生活的脉络肌理,从水龙头里的一滴水到丢出门的一袋垃圾—城市的运转正越来越依赖PPP的助力。

我们为什么需要PPP

我们为什么需要PPP

公众企业APEC

政府

获得更好的

公用事业

产品或服务

扩大经营范围,开拓新市场

获得稳定的经营利润

有效缓解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

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降低政府负债的风险

“政府淡出”公用事业领域是一种必然而正确的选择

杨松:PPP并不只是让政府用来“甩包袱”的,在引入社会资本、竞争机制之后,公众可以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比如供暖的企业会更关注室温是否达到标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够包揽所有公用事业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全部事务。而且,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国家直接控制和经营公用事业的方法效率低下,“政府淡出”公用事业领域是一种必然而正确的选择。通过PPP,政府可以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完成耗资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获得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公用事业的管理水平。

是市场经济必须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市场化的方向必须坚持。

垃圾

处理轨道

交通为筹办奥运,

北京拿出多条轨道交通全球招商

PPP在北京作用于城市公用事业

供水

第九水厂

第十水厂

垃圾

处理

高安屯垃圾焚烧项目

阿苏卫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等

轨道

交通

4号线、大兴线、

亦庄线、9号线等

污水

处理

北苑污水处理厂工程、

定福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等

外商投资规模

2005到2008年,

外商投资北京平均额300亿元左右,

其中约1/3用于公用事业。

为筹办奥运,

北京拿出多条轨道交通全球招商

杨松:北京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和全国大体同步,从2003年起,以筹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推动,当时,拿出了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特许经营权向全球进行招商。可以说,没有PPP,就不会有现在的地铁网。这些改革为北京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补贴,让首都公用事业的承载能力、建设水平有了超越式的发展。

就全国来说,北京引进社会资本的力度和项目的规范性都比较好。但这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开放空间,除了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还有社会领域的“基础设施”,医疗、养老、托幼等领域,政府支持不够,民营资本进入也很少。在PPP的实践过程中,也要注意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比如重要公用事业价格调整听证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立项和运行的情况,要及时透明地向社会公开,积极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为防止权力“寻租”发挥着最后的“防火墙”功能。

1公里地铁综合造价

国际:约1亿美元

国内:6-8亿元人民币

成立PPP公司

地铁4号线PPP:轨道交通第一例

2005年2006年

2004年 选择PPP公司

共同出资

风险分担:

《北京地铁4号线特许经营协议》:

特许经营期30年,投资比例为政府投资70%,社会资本投资30%

2006年

协议签署

2005年

项目批复

“香港地铁—首创集团联合体”

谈判

成立PPP公司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

香港地铁有限公司

准备

(本版部分数据资料引自《北京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创新研究》 杨松 著)

双方共同聘请国际著名客流顾问进行独立第三方预测

项目总投资约153亿元的地铁4号线,是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以特许经营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项目。

早期项目即将期满

移交监管需加强

杨松:4号线PPP项目划清了政府监管职能与市场主体间的责权关系,使政府部门在地铁项目中从原来的监管者、经营者集于一身的双重角色中解脱出来,转向更为集中的监管角色,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

北京公用事业的PPP项目已经有数十家,投入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十年,有些项目将很快面临“移交”的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监管,使这些项目继续得到良好地维护,确保项目资产完整移交回政府,并保证公共服务的连续性。

在PPP的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协议的规范性,协议如果过于简单,在后来的履约过程中,双方就可能会出现各种争议。

“一路一带”,

中国正成为联通亚太的“供给方”

从国内首例引入民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福建泉州刺桐大桥算起,PPP在中国已经有了二十年的尝试,在世界范围内更是进行了长期而广泛地实践。那么,这种经济模式为什么会在最近两年赢得了APEC的热切关注?

刘晨阳(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PPP是从2013年才开始作为APEC的一个核心议题来推进的,进一步通过互联互通来解决成员在发展中共同遇到的瓶颈问题。世行调整贷款比例和亚投行的建立,都是希望扩大资金来源,通过互联互通来解决APEC成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需求,这是传统的思路。

而创新的思路是通过撬动民间资本来填补巨大的资金缺口,民间资本需要在有保障的环境下发挥作用,APEC把原有的成员内部的经济模式提升到经济体合作的层面,让PPP成员间形成跨区域的合作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能让APEC成员充分找到利益结合点:作为需求方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而供给方可以找到资金的出口,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是PPP的积极推进方,从自身的需求、对外投资以及发挥地区影响力等方面来说,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我们正在从需求方向供给方转变,高铁项目走出去和“一路一带”,都是很好的抓手。我想,对中国来说,不仅是在APEC之下,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完整的布局。本版制图 宋溪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棻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