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紧紧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多措并举,集中筹集资金38.13亿元,努力解决一批涉及大气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力争实现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一是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2014年,围绕实施
今年以来,山东省紧紧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多措并举,集中筹集资金38.13亿元,努力解决一批涉及大气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力争实现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改善。
一是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2014年,围绕实施省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一期行动计划,全省累计安排8.69亿元,用于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异味)治理、重点工业企业脱硝脱硫及工业烟粉尘治理、大企业园区堆场无组织排放的扬尘污染治理,以及重点城市燃煤锅炉替代改造等项目。
二是建立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为促进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今年2月份,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市,由省级给予补偿;对大气环境质量恶化的市,由市级向省级赔偿,实行一季度一公开、一兑现。生态补偿实施三个季度以来,全省已累计安排1.17亿元,用于补偿空气质量改善的设区市,补偿资金由各市自主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支出。
三是扎实做好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工作。去年9月,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管理办法》,对在山东省(不含青岛)注册登记且强制报废日期在2015年12月31日后的黄标车,自愿提前淘汰的给予相应补贴。目前省级已提前预拨4亿元,用于各地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据山东省黄标车提前淘汰信息管理系统显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全省累计审核通过的提前淘汰黄标车达3.4万辆,兑付补贴资金2.88亿元。
四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改造力度。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奖励政策,2014年,省级筹集资金2.22亿元,对铜冶炼、造纸、铅蓄电池等11个工业行业的68家企业落后产能实施淘汰关停,以及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等。同时,积极筹集资金21.5亿元,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太阳能集热、工业清洁生产示范、新能源汽车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补政策,支持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力度,有效改善能源供给结构。
五是支持大气监测和执法能力建设。完善的监测体系和高水平的监测手段,是提高环保执法能力的重要保障。今年省级安排5450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大气质量监测体系运行,配备挥发性有机物、持久性有机物监测仪器设备,进一步提升了环境执法能力。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让老人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山东省高唐县构筑多维
- 中央财政拨付资金20亿元支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 发改委再新批7个铁路项目 年内投资总额近9000亿元
- 江西南昌市1亿元助力轨道交通建设
- 一事“合议”议出美丽乡村——山东省泗水县实施乡村连
- 前三季山西亿元大项目国有投资占比跌破50%
- 广西酝酿推出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 总规模为200亿元
- 国采中心今年已完成采购额130多亿元下一步将开发完善
- 2亿元“腐败成本”谁来买单?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