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消费产业:中国经济升级的新“引擎”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启动新的增长点?种种迹象表明:消费将赋予更大的增长预期。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提出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三大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启动新的增长点?

种种迹象表明:消费将赋予更大的增长预期。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提出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三大措施打造消费升级版。同时要求重点推进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等六大领域的消费。

事实上,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中国出口数据持续不振;基建的逐步完善和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令投资驱动的潜力也在下降。在传统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地位越发重要。

新型消费定位6大领域

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会议要求重点推进6大领域消费。一是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提升宽带速度,支持网购发展和农村电商配送。加快健康医疗、企业监管等大数据应用。二是促进绿色消费,推广节能产品,对建设城市停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较多的给予奖励。三是稳定住房消费,加强保障房建设,放宽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四是升级旅游休闲消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实施乡村旅游富民等工程,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五是提升教育文体消费,完善民办学校收费政策,扩大中外合作办学。六是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探索建立产业基金等发展养老服务,制定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的税收政策,民办医疗机构用水用电用热与公办机构同价。

随着环境污染形势越发严峻,绿色消费一跃成为很多居民的重点消费领域之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广绿色消费,从节能家电到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不断,一方面,由于绿色消费对于改善环境、减少污染有着明显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在这个领域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挖掘。

关于稳定住房消费的问题,决策层要求加强保障房建设,放宽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住房消费对于中央扩内需势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对于经济的拉动主要表现为投资建设需求。对于放开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链家地产市场部分析人员表示,公积金用于租房的利用率此前一直较低,主要就卡在提取公积金需缴纳审核材料的繁杂、5%缴税比例等方面上,今后,这部分工作或将成为放宽的重点。

“不可否认,我国养老需求是大量且长期的,但目前大部分养老消费需求仍然难以被满足。”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单菁菁表示,从会议内容不难看出,今后以微利形式存在的民营养老机构将得到政府让渡的更多利益,虽然老年人口大多数难以支付高昂的养老费用,但很多人都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这部分固定、长期的消费得到保障后,将形成非常巨大的消费规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是相当强大的。

消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红利

中国在经历几十年投资引擎带来的高速增长后,传统红利正在减弱。如何平稳进行结构调整和过渡,关系着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原来某些靠出口、投资拉动的红利在消逝,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是中国最大的机遇,会带来新的红利。

业内人士表示,从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国仍显示出未来政府的稳增长政策需要继续加码的态势。数据显示,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虽略高于预期,但仍有所放缓,甚至创下了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当时数据一经公布,业内就有声音认为,随着三季度经济增速再次进入下行通道,微刺激或将从投资开始向消费领域推进。

实际上,家电下乡和节能补贴政策出台后,消费推动政策似乎一度悄然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全国范围内有具体配套措施的消费刺激政策少之又少。会议明确,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稳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求规模最大、和民生关系最直接。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专家表示,消费需求是支撑经济最持久、最可靠的动力,也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相比最重要的潜力所在。早在去年,中央政府和各部委就将消费升级列为工作重点,成体系的系列政策陆续出台。

“我们算了一笔账,消费和投资需求在未来8年可达上百万亿。”迟福林称,这意味着,第一,我们的消费总规模将翻番,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第二,4亿农民工进城变成市民,也有40万亿的固定资产投入。

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9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151亿元,同比增长12.0%。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国内消费增速小幅放缓,但网上零售等新商业模式带来的增量不容小觑,从结构来看消费增长仍具有巨大潜力。

“要获得这个红利需要依靠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迟福林表示,十八大以后,我们最大的机遇是消费需求的释放和消费结构升级,这在未来5-10年极为重要,如果解决得好,我们就可以走出一条以内需为主要支撑力的中速增长阶段。

系列政策有望增强消费内在动力

为保障消费,会议出台了三大措施:一要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二要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三要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事实上,早在去年8月,《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就对扩大内需做了系统性部署。数据显示,去年一共出台了29项促消费政策,而2014年目前已经出台了13项刺激消费的政策。

国家统计局历年数据显示,近20年来,中国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由1995年的51.1%下降到2013年的44.7%,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占比也呈现出类似的下降趋势。

兰格钢铁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出台的扩大铁路投资、加强棚户区改造等微刺激手段主要集中在投资方面,虽然此前也表态过要扩大消费,但是一直没有实质进展,这次在六大领域扩大消费,是在促消费方面终于迈出了实质性进展。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也认为,投资刺激的是中期需求,而消费刺激的则是最终需求,如果只刺激中期需求,而最终需求没有得到好的改善,最后还是会导致产能过剩,因此出台扩内需、促消费成效机制非常必要。

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相比于过去家电下乡等直接刺激手段,官方此番着眼于增加收入、健全社会保障、挖掘消费潜力的系统性安排,将能够增强消费内在动力,此举对消费的提振将是可持续的。

潘建成分析说,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消费倾向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众对社会保障的担忧。由于民众在改善住房、子女上学、养老等方面得到的保障还没有达到预期,这导致他们将很多钱用于“预防性储蓄”,从而拉低消费意愿。在这种情况下,此次会议着眼于增加收入、完善社保的系列安排,将有助于民众定下心来,使其消费倾向不断增加。因此,这一系列举措将能够从根本上增强消费的内在动力,而不是像过去的直接刺激那样暂时性的发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强调稳定住房消费,巩固现有的消费热点,此次会议要求重点推进的其他五大消费领域,均着眼于培育新兴消费、激发潜在消费。此次会议对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探索建立产业基金等发展养老服务等系列内容做出安排。(宗禾)

 

相关链接

不一样的消费新政

■ 李晓丹/文

中国消费“升级”的路径更加清晰。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启动内需、扩大消费,作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重要经济动力,在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时,被看作是最具有持久力和最有助于经济机构调整的“引擎”。

本次扩大和升级消费政策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硬措施;二是,政策的系统性;三是,体现了统筹当前和兼顾长远:巩固现有消费、壮大热点消费、培育新兴消费、激发潜在消费。

扩大居民消费是启动内需的关键。目前的消费不旺盛与需求疲软有密切关系,不仅居民消费没发挥预期效果,工业和金融的需求也明显动力不足。因此,要扩大消费,仅仅从需求端进行引导是不够的,还要相关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的配合。近期央行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特别是房地产取消限贷和大多数城市取消限购,这都是刺激有效需要的及时举措。

要扩大消费,要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根本的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改善消费环境。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市民化给进城农民带来收入增长,社保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降低预防性储蓄,可以用于消费的收入增加,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率。有机构做了一个测算,按照消费率年均提升0.5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的水平)推算,未来一段时期名义消费仍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此外,近期商务部、发改委等多部委也都纷纷出台相关领域的促进政策,也都是在扩大就业和消费上发力,再加上工业和就业数据的转好,也给扩大消费提供了空间。尤其是今年前八个月就完成了全年新增就业1100万的任务,为消费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本次扩大消费举措重点提及的物联网、旅游、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等六个领域中,多数都是服务业,这也会反过来促进就业,形成政策之间的良性互动。市场力量成为本次扩大和升级消费的有一个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在带动新业态发展方面,将会释放出更多活力。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扩大消费不仅对保证经济平稳至关重要,也正是由于消费的空间巨大,给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争取了时间,是保证经济“软着陆”的重要底气。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