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6【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8月18日,中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部署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央企高管薪酬随即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值得玩味的是,多家媒体昨日报道称,央企
2014-08-26【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8月18日,中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部署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央企高管薪酬随即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值得玩味的是,多家媒体昨日报道称,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不能超过年薪60万元。不过,一味降薪是否合理呢?
央企薪酬乱象
实际上,央企的高收入高福利一直遭到公众的诟病。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公布年报的央企上市公司中,有259位董事长。其中,公布年薪的有167位,占比64.48%,有84位董事长的年薪显示为零。从上市公司拿年薪的83位董事长中,最高的是新华保险(601336.SH)董事长康典(598.09万元),年薪最低的是成飞集成(002190.SZ)原董事长程福波(0.83万元)。
此外,有92位央企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未公布年薪。如中国石化(600028.SH)董事长傅成玉,该公司2013年净利润为671.79亿元;招商银行(600036.SH)董事长傅育宁,该公司2013年净利润为517.43亿元。
在上市公司拿年薪的83位董事长中,2013年年薪总金额为7024.44万元,平均年薪为84.63万元。其中,年薪过百万的有19位,占比为23%;年薪超过平均值的董事长有25位,占比为30.12%,多数董事长未达到平均值。
需要指出的是,保险业,银行、证券、房地产业央企高管的薪酬水平整体高于一般央企。数据显示,年薪排在前10位的董事长中,有8位与上述4个行业有关。
具体而言,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董事长的年薪均超百万。其中,工商银行(601398.SH)董事长姜建清,199.56万元;交通银行(601328.SH)董事长牛锡明,179.22万元;中国银行(601988.SH)董事长田国立,135.82万元;农业银行(601288.SH)董事长蒋超良,113.36万元;建设银行(601939.SH)董事长王洪章,112.9万元。
另外,中石油和中石化的2013年年报显示,中石油去年13位高管的平均年薪达84万元,中石化12位高管的平均年薪达77.5万元。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在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为121万元,执行董事、副总裁廖永远年薪为112万元,总裁汪东进年薪为106.6万元。
除了上述三位高薪高管,中石油其他9位高级管理人员2013年的平均年薪为74.5万元。其中,副总裁孙龙德的年薪为89.4万元,副总擦刘宏斌的年薪为85.5万元,财务总监于毅波的年薪为79.7万元。包括董事长等在内的中石油13位高管平均年薪为84万元。
与此同时,年报还显示,职工监事王光军的年薪为77.9万元,职工监事姚伟的年薪为85.7万元,职工监事刘合合的年薪为71万元。相比中石油,中石化的高管年薪相对较低。根据中石化2013年年报,总裁李春光2013年的年薪为99.32万元,三位高级副总裁的年薪均为99.32万元,还有一位高级副总裁戴厚良的年薪为98.94万元。
不得不提及的是,央企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存在部分企业亏损,但高管照拿高薪的情况。年报显示,招商轮船(601872.SH)去年亏损21.84亿元,而其副董事长黄少杰的年薪为124万元(其董事长李建红年薪为零);酒鬼酒(000799.SZ)2013年亏损3668万元,其董事长赵公微的年薪为91.24万元。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表示,很多上市公司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高管基本薪酬与业绩无关,因此存在高管人员获得高额个人收益,而企业却一直经营亏损的现象。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
一位业内人士更表示: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相脱离,就等于把高管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与投资者隔离开来,对广大投资者而言,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
除了亏损企业高管拿高薪外,业绩相近的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差距也比较大。比如,长城开发(000021.SZ)2013年的净利润是2.30亿元,董事长谭文鋕的年薪是365.63万元;宝信软件(600845.SH)2013年的净利润为2.90亿元,董事长王力的年薪为93.90万元。两家企业业绩相近,而两位董事长的年薪却相差270多万元。
杨健认为,央企上市公司高管整体薪酬水平合理与否,一是要看基本薪酬是否存在行业巨大的差异,二是绩效激励是否存在“旱涝保收”。“央企上市公司业绩往往与国家政策、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度、垄断地位等一系列因素有关,高管绩效应当与同行业进行比较;
此外,绝对业绩与企业资产规模大小有关,资产规模大,利润额自然高一些,但净资产回报率并不一定很高。”杨健说,“只有当一家央企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基比、同比、环比大幅度上升,只有其效益高于同行业的平均基准,高管才有资格得到绩效工资,否则就不该拿!”
而统计显示,2013年公布年报的央企上市公司中,有92位董事长未公布从上市公司领取年薪情况,占比为36%。这显然不符合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须明示的规定。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竞争力研究部部长许保利表示,一些央企上市公司高管没公布薪酬,是因为他们不在上市公司拿工资,他们的薪酬要根据与国资委签订的业绩考核办法执行,在国资委进行考核后从集团公司拿工资。“判断高管是否从上市公司拿工资,就看他是否是国资委任免的央企负责人。”“国资委只要管人,就管钱。”许保利说。
某央企总裁办主任亦表示,“基本是在每年的3、4月份,国资委企业分配局就会到各个央企组织考核。根据业绩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根据打分计算出来多少就是多少,之后上报国资委批准核发。”许保利表示:“国资委监管下央企高管的个人工资具体是多少,国资委从来没有公布过,是商业秘密。”
按照许保利的说法,如中国远洋(601919.SH)董事长马泽华、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等,都需要经过国资委考核后到集团公司领工资,所以,他们的薪酬在年报中未予公布。但同为国资委直管的央企高管,中国石油(601857.SH)董事长周吉平(年薪121.2万元)、中国铝业(601600.SH)董事长熊维平(年薪77.03万元)等的年薪却已公开。
薪酬改革怎么改?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部署了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央企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
那么,央企的薪酬制度改革怎么改呢?据《财经》昨日报道称,由人社部牵头、财政部等部委参与的对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调整方案初稿已草拟完毕并开始征求意见。而这份计划草案一个主要建议是,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不能超过年薪60万元。
根据这样的规定,平均薪酬较高的金融企业高管削减数额最大。
“从流传出来的方案看,应该说是目前限制央企、金融机构高管薪酬过高的方案中,比较到位的。”上述监管人士认为,之前对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其实一直也在调控,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该人士表示,如果执行该方案,有助于解决金融机构内部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过大的问题。“对高管的影响会比较大,对普通员工基本没多少影响。以银行为例,能拿到60万元以上薪酬的基本都属支行行长以上级别,这部分人群在银行业员工占比应该仅在10%左右。”该人士说。
另据万得资讯统计,在上市公司所处的各行业中,前三名高管报酬均值最高的是金融业,达到801万元,排在第二位的房地产业仅有298万元,其它绝大部分的行业都在200万元以下。“另一方面,与国外成熟市场的金融机构相比,在公款消费、收授‘回扣’等职业道德风险方面,还没有对国有金融机构高管建立很好的监督机制。”上述人士说。
“现在地方的金融国资还没有透露出也要降薪的消息,大家都会看着四大国有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改革动作,然后才会有所行动。”江苏一家地方国有金融机构的总经理表示。他透露,事实上,在地方国资控股平台下的金融机构的高管新酬,在收入上与其他实业板块高管相比,虽也会有一定差距,但不会是特别大。“比如我们内部,到了年底集团高层都会对各家子公司的薪酬做一定平衡,以免引起其他实业板块的异议。”
实际上,与高管减薪动议相对应的,是将正式启动金融类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试点。“减薪及推进股权激励,应该属于国有金融机构高管薪酬改革的并行两个组成部分。”8月25日,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分析。
“高管降薪及重新启动股权激励,两者应该有内在的相互关联,它们同属于国有企业新酬改革的组成部分。”上述江苏地方国有金融机构的总经理分析,如果单纯只是对金融高管降薪,没有其它的补充内容,阻力就会很大,甚至可能以失败告终。
今年5月20日,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就曾公开呼吁,行业应探索建立高管和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建立高管长期持股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可以对高管奖励股份。
近日在交行中期业绩会上,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是否将强调对高管及员工的股权激励机制也被问及。当时交行的管理层并未否认,只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的内容很全面,既有治理结构、经营管理,也有人事薪酬方面,还包括利用市场化机制扩大经营自主权等内容,股权激励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
“先把金融国资较高的固定薪酬降下来,防止在接下来的国资改革中管理层只顾中饱私囊,再通过股权激励等市场化的提供浮动收益。”上述高管表示,如果管理层的业绩经营良好,那么也就实现较低固定薪酬、较高的激励水平局面。
一位监管部门人士则表示,从全行业看,实行员工高管股权激励是比较持久,并且与股价、经营业绩密切相关的措施。好处还在于,有利于增进银行员工的忠诚度,敬业以及审慎的职业精神。
不过,“体制内”的身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较薪酬更为实际。前述银行人士表示,对国有金融类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做法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股权激励本身的作用是锁定高管层对企业长期尽职的工作,但大行的高管层多数仍是行政任命产生,激励的作用能否落到实处很难说。他认为,即使这一政策能够实施,最终的方案也会“很复杂。”
另据透露,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制度调整,是一系列改革的第一步。未来还将对央企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具体负责企业运营的管理人员则要以市场化定价原则招聘,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中管干部则主要以股东代表的身份负责对企业的看护。
此外,央企还将探索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监管新体制模式。尤其是董事会授权试点改革,在董事会行使薪酬管理方面,探索形成董事会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在国内、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明确薪酬策略,建立与经营业绩、风险和责任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管理制度,真正实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
实际上,已经有央企开始探索董事会改革。
6月23日,中石油对外宣布,中石油集团董事会正式成立。此次中石油集团公司董事会共由8位董事组成,内部董事两名,外部董事5名,还有一名职工董事。外部董事中有两人还是外企高管。
根据公开资料,5名外部董事中,路耀华为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金克宁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黄龙曾任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有央企人士表示,很多央企已经开展的董事会建设,构建了董事会和管理层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为薪酬改革奠定了基础,今后公司高管的薪酬可能会由董事会来决定。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新华视点:国企高管薪酬改革进入“深水区”
- 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及履职待遇管理进入新阶段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谈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
- 央企薪酬制度改革的要义
- 政治局定调央企薪酬改革幕后
- 央企薪酬改革透露四亮点
- 专家解读央企薪酬改革:金融行业高管受冲击较大
- 河北平泉县1500万元打造环保公交
- 内蒙古敖汉旗516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
- 明年央企离休干部人均年医药费补助1.77万元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