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在APEC会议期间宣布对华新签证措施,让其他国家感受到了危机。近年来,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火热,为争取中国客源,过去一年,西方不少国家纷纷放松对华签证。“随着欧洲国家接连放松对华签证,来欧洲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APEC会议期间宣布对华新签证措施,让其他国家感受到了危机。近年来,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火热,为争取中国客源,过去一年,西方不少国家纷纷放松对华签证。“随着欧洲国家接连放松对华签证,来欧洲旅游的中国人大幅增加”,比利时知名旅行社“帝亚商旅”总经理邸长林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柏林移民专家哈特梅尔则预测,首个对华免签发达国家可能诞生在欧洲。
示范效应
对于签证新举措的好处,美国官方毫不讳言。据美国福布斯网站报道,美商务部长佩尼·普里兹克表示,到2021年时,中国赴美游客将有望达到730万人次,每年为美国经济贡献约850亿美元,并支撑44万个就业岗位。《财富》杂志称,中美相互放宽签证管理将使美国商家受益更多,美国将成为更吸引中国私人投资的目的地。
实际上,另一个北美国家已捷足先登。今年2月,加拿大联邦移民部放宽中国游客入境签证政策,申请普通因私个人签证将获批最长期限为10年的多次往返签证,该签证获批者在签证有效期内入境加拿大,每次可最长停留6个月。加拿大中文媒体及商界、旅游业者认为,此次是“真正的放宽”,可促使大量中国人选择加拿大旅游、消费。
不过,美国仍起到示范效应。有澳大利亚媒体称,澳在争取中国游客方面已经落后,赴澳旅游的更短签证有效期正导致澳将部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美国等竞争对手。据报道,随着中国领导人日前对大洋洲展开访问,澳方表示将采取措施简化中国公民签证手续。据悉,新西兰也将简化签证手续,欢迎更多中国公民前来旅游、留学。中国还同斐济政府签署互免签证等合作文件。
美国《华尔街日报》提到,一直因未能使中国游客轻松入境而遭受批评的英国,可能会紧随美国。
“旋风出签”
英国不是申根成员国,中国人到英国去需要单独申请英国签证。英国《金融时报》称,作为申根国家的法国吸引的中国游客数量几乎是英国8倍。“每年到访欧洲的近160万中国游客中,只有15%持有英国签证,这非常令人沮丧”,英国某著名零售商零售总监墨菲说,“这意味着每年10多亿英镑从我们手边白白溜走,转而流入法国和德国人的口袋。”
在国内一片批评声中,英国政府对华签证终于松动。8月11日起,英国向中国申请者提供24小时超级优先签证服务,适用于所有商务访问签证申请者,拥有最近5年到访过英国、美国等指定国家的探亲访问和普通访问签证申请者以及工作签证等。另外,持有爱尔兰签证的中国游客进入英国,可以免签。
但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一进展感到满意。英国《泰晤士报》在这一政策被宣布后报道说,内政部的新措施不过是让两张申请表格缩减至一张而已,对于中国申请者来说,他们仍然需要单独向英国签证申请中心递交申请。
今年以来,欧洲国家竞相放松对华签证。今年3月,法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部简化对华短期签证申请程序。根据新的签证措施,中国公民赴法短期签证申请自递交材料之日起在48小时之内受理完毕;申请人可以在中国境内的任意法国总领事馆递交签证申请材料;对于经常赴法的游客,领事部扩大了一年至五年有效期的短期签证发放范围。“48小时”使法国成为当时欧盟国家中向中国游客发放签证最快的国家,有媒体称之为“旋风出签”。
法国的纪录很快被意大利打破。6月,意大利总理伦齐访华,他刚到北京就宣布:中国游客赴意大利签证处理时间将缩减至36小时。而在此之前,赴意签证一般需要5天。德国坐不住了,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对媒体表示,德国正酝酿给中国申请者发放更多3至5年的长期签证,此外签证处理时间也从一周缩短至3天。
大门仍未大开
“欧洲国家竞相降低身段,简化对华签证手续,主要是为了争夺中国客源,为本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欧盟委员会负责旅游事务的官员菲利普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哪国签证政策宽松,哪国就能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而中国游客在欧洲出手都很大方,对当地的经济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来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出境游人数及旅游消费均居全球第一。
尽管欧洲需要中国游客,很多国家也争相简化签证手续,但它们的门槛与中国周边国家比还是高得多。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官僚作风严重,办事效率低下。比利时旅游局一位官员向《环球时报》记者抱怨说,比利时在吸引中国游客数量上都达不到荷兰的一个零头,该局多次推动简化签证手续,今年也有所松动,但幅度不大,作用不很明显。二是对中国游客存在意识形态偏见。对于英国目前采取的对华签证放松政策,当地一些人就表示担忧,说什么中国人来了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中国人来得太多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有分析乐观指出,随着中欧关系日益紧密,欧洲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将更全面、客观,欧洲的大门会开得更大,甚至全部打开。德国柏林外国人管理局移民专家哈特梅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预测,首个对华免签发达国家可能诞生在欧洲,“按照中国的经济实力,发达国家应该给予中国护照免签”。
【环球时报驻比利时、英国、加拿大、美国记者任彦纪双城陶短房丁雨晴】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英国向苏格兰下放权力 授予更多自治权
- 美国宣布首个埃博拉疫苗通过临床试验 安全有效
- 中国亟须构建完善碳金融框架体系
- 英国绿色投资银行的设立
- 英国欲收紧移民政策引发争议
- 美国初裁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征收反补贴税
- 英媒:全球最幸福国家排行榜中国排60美国排105
- 页岩革命影响突显 美国进口OPEC原油跌至30年低点
- 新加坡获评全球商业环境最佳 中国位列第50
- 美国启用机器人抗击埃博拉 已投入数百家医院
- 亚行贷款3亿美元支持中国乡村污水处理
- 美国:涉农大数据处理有章可循
- 英国CP3股权投资基金及其运作模式(下)
-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税务架构设计
- 联合国报告称:发展中国家年轻人潜力有待开发
- 全球超级富豪超21万 总资产为美国经济总量2倍
- 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 业内:中国互联网经济具高增长潜力
- 英国男女工资差距创新低 原因:男性工资下降快
- 美国:州绩效预算管理信息化侧重“全方位”
- 美国邮政改革迫在眉睫
- 中国银行在新西兰获得银行牌照
- 从APEC会议用车看政府采购中国自主品牌
- 吉林省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展品展项更新维护项目中
- 美国市场首只专注中国债券ETF成功登陆纽交所
- 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中国正能量
- 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发布2013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
- 中国工程教育“全面体检”:重知识轻能力
- 多国发布留学新政 中国赴美读研人数首现负增长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