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化、构建金融安全网都亟待存款保险制度的“瓜熟蒂落”。经济观察网 刘鹏/文 自国务院1993年首次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来,该制度几乎年年被提及,却是“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
导语: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化、构建金融安全网都亟待存款保险制度的“瓜熟蒂落”。
经济观察网 刘鹏/文 自国务院1993年首次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来,该制度几乎年年被提及,却是“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
不过经过21年的酝酿,种种信号显示存款保险制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年内最新的信号来自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央行[微博]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他在10月30日出席2014金融街论坛上透露,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已接近成熟。
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而除了易纲表态外,其他中国政府高层近期也多次谈及存款保险制度,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6日在与出席第18届国际银行监督官大会的外方代表座谈时称,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已进入新阶段,将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资本平等参与金融市场竞争;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更好保护存款人利益;有序扩大资本和货币市场对外开放。央行行长周小川亦在10月份出席国际货币和金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时也表示,中国将适时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除此之外,央行在第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都提及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相较一季度报告中的“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用词,进一步彰显推出该制度的迫切性。
事实上,中国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存款保险制度是时候推出了。一是,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行进至关键阶段,下一步的深入推进需要存款保险制度来“保驾护航”。自1996 年开启的利率市场化第一步至今,中国遵循“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原则,已全面开放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并将小幅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至1.2倍,离最后目标只差临门一脚。而且,由于国内银行的收入来源目前依然主要依赖于息差收入,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后,银行的存款因为竞争关系会加速搬家(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事实上已在加速银行存款的流失),由此经营上面临较大的挑战和风险,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或许会破产倒闭,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和退出机制,这将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很大的动荡。
二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弊端颇多,当前降低金融风险与构建金融安全网都亟需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在我国,政府一直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后担保人,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老百姓由此对银行产生天然的信任感,纷纷把钱存入银行;另一方面,因为政府最终买单,银行会肆意从事高风险业务,加大道德风险,形成危机的可能性上升。在过去几年中,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钢铁、光伏等)过度授信,而随着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不良风险开始爆发。银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669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725亿元;不良贷款率1.16%,较二季度末上升0.09个百分点。随着不良形势恶化,是否有银行发生破产倒闭的风险仍有待观察。前车之鉴犹在,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海南发展银行因严重支付能力不足而关闭,境内居民在该银行的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最后由央行保证支付。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能够让银行真正建立起风险自担的市场意识,并且能防止单个银行危机风波传导至整个金融体系。
三是,中国正在破除金融行业垄断壁垒,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等领域,然而民营银行一旦发生问题,风险如何承担,客观上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按照现行法律制度规定,民营银行一旦出现风险,股东仅仅以自身的出资来承担风险——存款人的风险显然是由国家承担,而不是由股东承担。
对于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也有担忧的声音,认为制度出台后会造成的银行存款搬家,不利于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因为目前的消息都指向“储户在银行的存款,最大赔付额度可能是50万元,超过这一限额的存款部分将得不到赔偿”。对于这种担忧,有专家建议可以通过设立一个缓冲期来解决,利用缓冲期来培养居民的理性风险意识,这或许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此,不难发现,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化、构建金融安全网都亟待存款保险制度的“瓜熟蒂落”。
延伸阅读: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存款保险制度将打破银行垄断
- 存款保险推动深水区金融改革
- 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 如何保护存款人利益
- 存款保险条例或明年二季度实施 隐性存款担保终结
- 存保制度有助织就金融安全网 50万元覆盖99.63%储户
- 向松祚详解存款保险制度三大特点:起点高 保费低
- 存保制度启动在即 倒逼银行优化资产结构
- 存款保险制度给百姓存款再加一道安全防线
- 存款保险制度倒计时读秒 银行业步入“优胜劣汰”时代
- 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
- 存款保险制度有望近期推出 盘点全球存款保障措施
- 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次谈判代表会议在昆明举行
- 卢旺达:金融支农要有所为
- 央行:中国网络金融安全不输发达国家
- 潘功胜首谈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 强调底线思维
- 互联网金融告别野蛮生长 敲定五大监管框架
- 安徽广德县考评分配政府性资金存款
- 吉林龙井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一
- 新疆强化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加强账户审批的日常监管
- 央行降息银行打响存款保卫战 利率市场化效果初现
- 经合组织将欧洲划为经济风险区域 德国受威胁
- 世界银行:极端天气或成新常态气温上升将导致粮食产量和
- 央企薪酬改革:银行“一把手”或降薪百万元
- 专家解读央企薪酬改革:金融行业高管受冲击较大
- 中国亟须构建完善碳金融框架体系
- 英国绿色投资银行的设立
- 吴晓灵:打破刚性兑付才能形成有效风险定价
- 第二批地方坏账银行试点开闸:五省市开设资管公司
- 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新支行活动室装修
- 浙江将实现大病保险制度人群全覆盖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