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挖掘地热“富矿”正当其时

我国直接利用地热资源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多数为温泉洗浴。我国地热发电发展严重滞后,与我国地热资源大国和人口大国的地位非常不匹配。由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及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发起的首届中国地热论坛

我国直接利用地热资源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多数为温泉洗浴。我国地热发电发展严重滞后,与我国地热资源大国和人口大国的地位非常不匹配。

由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及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发起的首届中国地热论坛日前在北京举办。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地热能源供热制冷面积将达到5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争取达到1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广、类型多、资源丰富,具备大发展的资源条件,推进地热能源的科学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正当其时。

与风能、太阳能等相比,地热资源不受季节、气候、昼夜变化等外界因素干扰,是一种现实并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数据显示,全球5000米以内地热资源量约4900万亿吨标准煤,中国地热资源约占全球资源量的六分之一,其中,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每年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现在每年可利用3.5亿吨标准煤,减排5亿吨二氧化碳;中深层地热能资源量相当于8530亿吨标准煤,每年可利用6.4亿吨标准煤,减排13亿吨二氧化碳;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正处于研发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曹耀峰指出,经过多年的地热资源开发,我国直接利用地热资源量(多数为温泉洗浴)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地热发电发展严重滞后,2010年地热发电装机容量排名世界第18位,与我国地热资源大国和人口大国的地位非常不匹配。我国唯一的高温地热发电站羊八井装机容量30年来没有增加,仅为2.5万千瓦,距离国家发改委制定的2015年达10万千瓦的目标相距甚远。

中国石化作为国内最大的常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企业,目前全国范围内地热供暖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常规地热资源供暖面积的30%,实现可替代标准煤10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250万吨/年。中石化已与5个省、19个市、34个县(区)签订地热开发合作协议,开发区域包括北京、陕西、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湖北、安徽、山西、江苏、新疆等14个省区市。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地热利用逐渐从单一“地热能”向多种“热能”利用方向发展,进入油田、钢铁、炼化等余热和废热发电、供暖横向领域;同时向发电、现代高效农业等纵向方向发展。在河北保定市雄县,政府与企业合作,通过排他性开发地热资源的方式,实现整体规划、科学开发,采用间接供热、采灌结合等先进技术,成功建成我国第一个“无烟城”,全县90%以上的区域供暖采用了地热能,供暖能力达338万平方米。专家认为,这个经验有借鉴意义。

数据显示,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地热利用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替代标准煤37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400万吨。刘琦表示,推进地热能源的科学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符合国家能源发展大政。未来20年是中国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窗口机遇期,中国将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清洁能源的竞争性和可持续性。

摘自《经济日报》,作者郭霄,12月3日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 精华数据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