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新三板爆发式增长背后的三大尴尬

新三板在扩容一年间发展迅猛,挂牌企业增长3倍,与IPO“控节奏”的A股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然而,数量倍增的背后,一些制度上的设计缺陷让这个市场的发展陷入尴尬。挂牌千余家VS融资仅百亿从去年12月14日国

新三板在扩容一年间发展迅猛,挂牌企业增长3倍,与IPO“控节奏”的A股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然而,数量倍增的背后,一些制度上的设计缺陷让这个市场的发展陷入尴尬。

挂牌千余家VS融资仅百亿

从去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新三板扩容,到今天新三板挂牌公司已达1454家。

“挂牌公司数量比年初增长了3倍,投资者数量比年初增长了4倍,市场融资额是去年的11倍,成交额是去年的13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发展部总监孟浩说。

截至12月初,今年新三板挂牌公司融资总额达到116亿元。虽然融资规模增长神速,然而,百亿融资总额对1400多家挂牌企业来说实在“僧多粥少”,大量新三板企业“挂了牌”却“未融到资”。

这与监管部门对新三板“不以交易为主要目的”的设计初衷有很大关系。交易不够活跃,流动性不足,投资新三板公司难以退出,这直接抑制了各方的参与热情。

500万元投资者门槛:降还是不降?

从资金规模来看,新三板是当前资本市场体系中投资者门槛最高的一个市场。虽然是出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考虑,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500万元门槛实在太高了,这是市场没有真正火起来的重要原因”。

以新三板的交易情况看,最近新三板日交易额再次闯过亿元大关,12月8日成交额达到1.09亿元。但记者发现,当天只有125只股票实现交易,大多数股票依然零成交。而在1.09亿元成交额中,九鼎投资一只股票的成交就达5221.86万元,约为全部成交金额的一半。与之相比,英派瑞、金泰得和凯德自控的成交额少得可怜,分别为0.42万元、0.40万元和0.36万元。

在近期召开的股转系统做市业务座谈会上,多家券商向股转系统呼吁,适当降低新三板个人投资者的准入门槛。

转板: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

针对新三板企业直接转板到创业板等市场的问题,监管层今年陆续表态,表示要加快完善新三板市场交易机制和转板机制,增加新三板的流动性和吸引力。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甚至明确表示:“研究在创业板建立单独层次,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到创业板上市。”

这让诸多符合条件的新三板企业听到了福音。然而,我国证券法尚不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如此转板机制恰如“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

在一些企业看来,不同市场对应一家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服务部经理肖云介绍说,新三板扩容后,有几家企业从股权交易中心摘牌并到新三板上市。

“从四板到三板,再到主板上市,企业应该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选择更合适的市场上市,建立畅通的转板机制和渠道无论是对企业发展还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都非常重要,但目前这个渠道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肖云说。(据新华社)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孙飞 武卫红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