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扶贫办主任叶韬15日表示,从2011年至今贵州省已累计有14个县366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在全国扶贫工作考核中,贵州取得了扶贫绩效考核全国第二的成绩。贵州省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
贵州扶贫办主任叶韬15日表示,从2011年至今贵州省已累计有14个县366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在全国扶贫工作考核中,贵州取得了扶贫绩效考核全国第二的成绩。
贵州省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扶贫开发是贵州的最大民生。近年来,贵州省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模式,实施精准扶贫、驻村帮扶、贫困县考核等措施,扶贫体制机制改革创造了“贵州经验”。
贵州扶贫建档立卡、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国实现了“两个率先”。贵州通过建档立卡共识别出贫困乡镇934个、贫困村9000个、贫困人口745万人;全省共有11590个驻村工作队在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贫困县考核、减贫摘帽和项目资金“三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贵州省率先在50个重点县实行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从2011年至今已累计有14个县366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
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生态移民“三个品牌”建设为全国作了示范。通过金融扶贫模式,2014年完成贫困农户小额信贷78多亿元。
通过推动职业教育进园区、进工厂和进农村,全年已完成20.8万人培训。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2014年通过扶贫项目资金帮助6.6万贫困人口“挪穷窝”。
对口帮扶、定点扶贫、集团帮扶“三类帮扶”成效明显。贵州省8个受帮扶市(州)与8个对口帮扶城市在共建产业园区、旅游发展、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干部选派培训方面的合作全面深化,31个中央单位在贵州省50个重点县开展了多形式、多层面的定点扶贫工作。
2014年7月31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給予贵州扶贫开发工作“抓得细、抓得实、抓得紧”的评价。
据悉,2015年贵州省计划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新增10县160乡(镇)减贫摘帽,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个百分点。
叶韬表示,2015年是扶贫开发工作新的体制机制运行之年,贵州扶贫攻坚将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绿色扶贫、集团扶贫、对口扶贫,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力争创造出更多的“贵州经验”,为与全国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陕西商南县财政贴息助精准扶贫
- 汪洋:推进精准扶贫 细化贫困县考核退出等机制
- 广东珠海市“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共推产业扶贫
-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王官屯镇人民
- 广西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验收工作全面启动
- 宝鸡市财政局干部与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精准扶贫
- 贵州专员办:适应新常态要求 实施好预算监管
- 动员全民力量共同扶贫助困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
- 贵州安龙县投资2400万元扶持中药材特色产业
- 借力农村金融平台 拓宽强村富民渠道——江苏财政创新
- 陕西省岐山县财政局采取四项措施加强扶贫资金管理
- 贵州黔西县花溪乡“点餐式”扶贫帮扶千人
- 重庆黔江:创新机制发挥扶贫资金“放大”效应
- 竹溪县统筹财政贴息资金助力精准扶贫
- 农户“点菜”政府“下厨”——江苏财政创新精准扶贫机
- 海南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 安徽省特色农保纳入“精准扶贫”
- 贵州息烽:一个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样本
- 贵州清理甄别政府存量债务
- 宁夏财政新闻联播 吴忠市五个精准发力扶贫
- 贵州给支农资金上七道“安全锁”
- 青海省财政创新方式实行精准扶贫
- 贵州6大类352项服务向社会购买
- 休宁县“五力”齐发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
- 山东宁阳县1600万元帮扶特困群体
- 新疆尼勒克县多措并举开展金融扶贫
- 黄石市财政局“三招”助力全市打好扶贫攻坚战
- 保山市昌宁县强化扶贫资金管理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