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用水泥筑成的蘑菇头,成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一个专有标志。蘑菇头立在田间地头,里面是出水栓,这样既防盗又防撞。据说,这是临沂农业综合开发的“专利”。近年来,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一直在创新求变、做
在临沂,用水泥筑成的蘑菇头,成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一个专有标志。蘑菇头立在田间地头,里面是出水栓,这样既防盗又防撞。据说,这是临沂农业综合开发的“专利”。
近年来,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一直在创新求变、做出特色。其中,土地托管、农业生产企业化、“项目立在园区上、园区建在项目上”这三项机制的创新颇为突出。
土地托管在郯城
郯城县郯城镇农民朱兴健2012年加入育新水稻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把自己的5亩多地托管给合作社种。
“什么都不用管,净擎(挣)钱了。”他说,以前自己种,一亩地挣800来块。托管给合作社后,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还自己拿着,每亩地每年预付700元,连同二次分红,收入在1200—1300元左右,比自己种强多了。更主要的是时间省了出来,出去打工,一年能挣五六万元。
去年,郯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托管试点项目开始在育新合作社实施,到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该项目主要探索出三种托管模式:一是环节托管,合作社承担从耕种到收获单个环节或多个环节的服务,到去年底服务面积达到6.5万亩次。二是季节托管,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将一季耕地种植权交由合作社托管,到去年底采用这种模式的有89户、343亩土地。三是全权托管,农户将土地委托给合作社管理,合作社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服务,到去年底有260户、1217亩土地采用这种模式。
育新合作社理事长杨爱友说,通过土地托管,对农户来说,减少了农机的投入,提高了作业质量和种植水平;对于合作社来说,整合了农机,解决了有机户作业难的问题,新型农机具和新的农艺措施得以应用,对于土壤保护、肥力培育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郯城县的另一家合作社——恒丰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承担农业综合开发6000亩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示范推广试点任务,他们也对土地托管进行了尝试。
据该合作社理事长高永介绍,一是农户以土地入股由合作社直接经营,已达到1150亩,每亩地一年给1000元,或是300斤小麦加450斤水稻。二是和农户签订作业合同,年订单作业面积4000多亩,种子、肥料由农户出,合作社承担所有生产环节,每亩地向农户收490元,收获粮食归农户。三是在粮食生产关键作业环节,由合作社提供机械化服务,年作业面积2万亩以上。
他说,农户自己种地,一般每亩需投入600—650元,托管给合作社,不仅省钱,还能每亩多打100来斤粮食。合作社的大型农机也由2012年成立时的16台发展到50多台。
据郯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任士刚介绍,土地托管针对的是农民惜地,土地流转难,农户分散经营,项目区规模效益难发挥和农忙时外出务工人员打工、种田难兼顾等问题,提升了项目区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推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全县46家农机合作社接受的环节托管面积达到10.5万亩次。
农业生产企业化
秋舞红叶,层林尽染。在罗庄区,山东地佑晟苗木有限公司已流转土地1万多亩,种植红枫、流苏。每亩地年租金1300元,农民可以到基地打工,一天最多时用工2600—3000个,工费就要60万元。今年,农业综合开发为其投入587万元财政资金,进行土地治理。
在山区果品大县平邑县,农业综合开发鼓励龙头企业投资参与土地治理项目,建立企业自控果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康发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4家龙头企业累计投入资金2100万元,在土地治理项目区建设自控基地4.5万亩。
农业生产企业化,正在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进。这一经营方式把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与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原料生产基地结合起来,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到项目区,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合作经营等形式,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
农民也因此可以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据调查,目前临沂市土地租赁的租期一般为10—20年,每亩年租金800—1300元,大大高于农民自己种植土地的收入。农民出租土地后,一部分可以到企业基地打工,成为按月领薪的“农业工人”。另外,农户如果采取以土地入股或加入合作社的方式流转土地,还可以从基地收入中获得二次分红。同时,这种经营方式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的管护利用,确保工程长期发挥作用。
2010年以来,该市项目区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50多家,培植、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发展粮油、蔬菜、果品等优质农产品基地30多万亩。其中,由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企业化生产基地15.6万亩。
项目立在园区上园区建在项目上
一把大茶壶矗立在莒南县洙边镇茶叶示范基地,壶高约30米,水泥铸成,底座上刻着“天下第一壶”。它不仅是个标志性建筑,还有实用功能,底座里存着400吨水,可满足460亩茶园灌溉之需。
临沂市玉芽茶业有限公司筑起这把壶,建立了玉芽茶叶科技园区,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建设大棚86个,引进繁育无性系茶苗150万株,安装大棚微喷设施2000亩,辐射带动350户茶农加入合作社。洙边镇茶叶示范基地被评为首批省级标准茶园示范基地。
“项目立在园区上、园区建在项目上”,这一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探索出的路子,写入今年市委、市政府的1号文件。
据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莫凤玲介绍,“项目立在园区上”,是将土地治理项目优先安排在有一定基础的农业园区上,扶持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园区建在项目上”,是支持和引导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进行园区建设,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档次和效益。
在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与临沂大学“农校对接”示范园建设项目紧密结合,实现农民菜园子与高校菜篮子直接对接,让农产品直接上到高校餐桌,将高校农业研究成果引到田间地头。
在郯城县,姜湖贡米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农业综合开发扶持,重点打造了“姜湖贡米”品牌,据有关机构评估品牌市场价值达1.5亿元。目前,该合作社依托归昌乡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成基地8000多亩,其中有机稻米和富硒米生产基地3000多亩,入社农户2000多户,亩增效益800多元。
莫凤玲说,“项目立在园区上、园区建在项目上”要达到“开发一个项目,建成一个园区,打造一个亮点,致富一方农民”,示范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创新还在继续,一个个创新的符号在不断闪现!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一年时间,从发出动员到项目示范
- 土地荒漠化致甘肃省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
- OECD建议以色列保持基本食品项目VAT税率不变
- 新疆额敏县财政“多措并举”加强支农项目专项资金管理
- 页岩油气开发研究重大项目获资助
- 保山市施甸县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
- 四类社会组织优先获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
- 部分公共服务项目优先向社会组织购买
- 宁夏:将“3S”技术应用于农发项目管理
- 青岛市强化重点项目重点产业财政保障
- 重庆綦江:“五个完善”为民心工程项目评审建立后盾
- 湖南郴州市3亿引导资金扶起600产业项目
- 陕西城固县力保财政投资项目“质优价廉”
- 湖北鹤峰县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强监管
- 中山:以项目库管理支撑预算管理
- 巴西:市财政收入5%投向PPP项目
- 大竹县“五加强”提高项目绩效评价效果
- 新疆且末县严把“五个关口”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 山东宁阳县创新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 隆回:小资金做成大项目
- 城市修大道 处处想“人”道宜昌BRT获亚行可持续交通项
- 北京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配套机房等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所申报的血站核酸检测服务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事处所申报的电脑语音室
- 广东省广州开发区黄麻社区环保公厕采购项目中标公告
- 广东省汕头市体育局健身活动器材采购项目(项目编号:GZSK
-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行政中心、凯达楼、凯通楼、人武部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