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入“精雕细刻”阶段

12月17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中国发展报告2013/14:中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之路》。报告指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

12月17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中国发展报告2013/14:中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之路》。报告指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现代化是两项最重要推力。

报告认为,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力资本、农村生态和环境以及农村社会建设四个重点领域的投资,是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措施,也是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关系的重要抓手。在保证实现农村人均收入水平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持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不再扩大,并进而有所缩小。

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现代化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张晓山认为,该报告的一个特点是探索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方向。

他说,在城镇化人口已经过半并且继续快速增长,继续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农村人口加剧老龄化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该报告将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概括为以城乡互动为基础,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目标的阶段。

“小康实际上是这样一个定义,就是说‘温饱有余,尚不富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说,十八大以来提出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要靠城乡发展一体化。城市和农村的互动和一体首先表现在粮食的供给,其次表现在劳动力的供给,第三个是生态环境一体,最后是表现在社会上是一体的。

该报告认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土地的城镇化,也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市民化。顺利推进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进程的一个首要条件是户籍制度改革,即在2020年建立起城乡居民统一的、无差别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破除对进城务工农民的身份歧视,全面改革对进城务工农民不公平的制度和政策,包括就业选择、工资决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可获得性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

报告认为,实现乡村现代化离不开改革措施和发展政策的调整,需要重点推进四项改革措施:一是进行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保证粮食的稳产和增产,以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二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农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目标;三是进行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更加符合农村特点,能够促进农村发展的财政、金融体制,以支持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四是进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规范基层政府运行,扩大民众对农村社会治理的有序参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政社互动的决策机制和官民共治的治理体制。

对薄弱环节“精雕细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精雕细刻”的阶段,要从区域角度、城乡角度、经济和生态平衡角度找到薄弱环节,对薄弱环节进行“精雕细刻”,多下功夫。

“我觉得最突出的是环境问题。”他说,环境方面的指标是最糟糕的,也是最让人头疼的,应该加大治理力度。同时,贫困地区的小康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通过生产性的措施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要更多地发挥社会政策的整体作用——编织社会保障网。

该报告着眼农村发展的关键和薄弱环节,提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项重点任务:粮食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粮食和食品供应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能满足全社会的需求;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稳中有降;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全体农民提供社会安全网;显著改善农村的教育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形成政府的制度化与农民的组织化有效对接、良性互动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社会和谐;普及安全饮用水和改进卫生设施,遏制并力争扭转农村点源和面源污染扩大化的趋势,有效改进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报告指出,这六项任务并没有涵盖农村全面建设小康任务的全部内容,而是根据“突出重点、提升水平、保住底线”的原则做出的选择。

强化公共财政支持

报告认为,在推进各项体制改革时,需要明确将“四投入”和“三保障”作为关键的政策手段和抓手。

所谓“四投入”,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其他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顺畅流动和有效配置;二是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尤其是对儿童营养和教育的投入;三是投资农村环境保护,提升农村的环境承载能力,提高城乡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保障食品安全,改善乡村公共卫生条件,改善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四是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加快乡村组织建设,疏解农村社会矛盾,使乡村社会更加具有包容性和稳定性。

所谓“三保障”,是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作为构建农村社会安全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到2020年实现应保尽保,并力争保证水平在2010年的基础上有显著的提升。

报告认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强化公共财政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功能。这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寻求出路,一方面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现有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另一方面,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多种渠道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方法。

报告的作者之一、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在报告中认为,要建立公共财政“三农”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切实转变农村基层政府和组织的管理职能,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

他认为,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改革,需要强化政府责任,政府负有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责任,要按照“谁付费、谁受益,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引入市场化的供给机制;要细分农村公共产品,明确责任边界;要积极培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机制,如准公共物品的付费制、竞争与合同制、特许权拍卖、合同外包等,政府通过建立健全多渠道的筹资机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产权多元化或民营化,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资产,有效整合现有资源。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李继学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 精华数据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