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是我们财政工作的关键词。”刚刚坐定,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就用这句话点出了目前安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他坦陈,今年安徽财政收支矛盾很突出,但在国家将财政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化财税改革的大
“新常态是我们财政工作的关键词。”刚刚坐定,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就用这句话点出了目前安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他坦陈,今年安徽财政收支矛盾很突出,但在国家将财政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化财税改革的大背景下,理财大环境今非昔比,安徽的财政改革及管理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跟以往比,今年安徽财政的数字的确“难看”。罗建国说,今年前10个月,安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4%、支出增长10.7%,与前几年超过20%以上的收支增速相比大幅回落,而且今后还可能逐步走低,成为财政收入的新常态。此外,中央对安徽的转移支付增量也在减少。“新常态不是口头上说说,背后也包括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的减少。”罗建国感慨道。
不过,安徽对此早有谋划。2012年2月,曾长期在省财政厅任职的罗建国回到财政厅担任厅长。尽管此前的2011年安徽地方财政收入增速高达27.3%,但在经过全面分析和研究后他认为,在“三期叠加”大环境的作用下,这种高速增长正快速转向中低速增长,对此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一系列改革随之展开。
对于财政来说,新常态绝非简单的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而意味着财政改革和管理的全面深化,罗建国将其概括为“四个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其中包括地方收入和中央转移支付;过“紧日子”;加强财政的精细管理;锐意改革。更重要的是,要把新常态的意识内化于财政工作之“心”、外化于“行”。这方面的例子和数字很多:
2012年省级财政实行上半年不追加预算,当年追加同比下降60.5%。2013年进一步实行全年不追加预算,追加额度同比再降63%。预算约束力明显增强,以往追加预算中存在的许多重复攀比浪费现象由此基本杜绝。
在2013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推进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规范,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退出机制,确保2015年省级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和资金均压缩三分之一以上。
结转结余资金当年收回,不搞例外。2013年省级财政累计收回近20亿元,2014年年初再清理收回5.7亿元。通过加强国库现金管理,实施两期共100亿元国库现金运作,全年国库现金将新增利息收入2.84亿元。
在近年来大力压缩的基础上,今年1-10月份,全省“三公”经费比上年同期下降25.7%。
罗建国表示,客观地说,这些改革的推进离不开新常态下财政收支矛盾的倒逼,更离不开理财大环境的支持。
他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为财政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中央对于财政地位和职能的描述定位准确、分量重,是对财政部门最大的、前所未有的支持。但同时,这也对财政自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罗建国以不追加预算举例介绍说,这反过来则要求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过去都是七八月份启动预算编制,现在则提前到了4月份。实行“开门办预算”,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重点支出项目以及一些新增项目进行事前公开评审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安徽财政持续推进的预算会商机制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所谓会商是指,由省财政厅领导及相关处室主动上门,与省直预算单位就预算编制和执行等加强沟通协调,借此带动预算单位重视、支持财政改革和财政工作。仅今年上半年,省财政厅就开展会商1100余次。罗厅长说,在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大家越来越体会到会商的重要性。会商其实不仅是财政部门开门理财、主动理财的工作作风的体现。财政是连接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的枢纽,是政府的核心职能,本来就不只是财政部门一家的事。财政部门主动加强与预算部门及单位的沟通协调,突出体现了现代治理理念,有助于财政改革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类似的改革举措还有很多。
因此,尽管表面上的数字不再那么光鲜亮丽,但在多项强有力的财政改革和管理措施的作用下,安徽财政正发生着深刻而喜人的变化:
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罗建国表示,安徽财政在支持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方面的投入稳步增长。如今年省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市县相应设立专项资金,合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安排3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充实县(市区)国有及国有控股融资性担保机构国有资本金,全省完成担保贷款1493.3亿元,同比增长29.6%,加强对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1-10月份全省民生支出2897亿元,增长12.6%,占全省财政支出总量的81.9%。同时,全省财力进一步下沉。“过去省级预算支出占20%,现在只有15%,而且转移部分绝大多数都用于贫困地区。”他表示。
这正是罗建国心目中的“发展财政、民生财政、改革财政”。唯如此,财政才有源头活水,才是为民理财,才能充满活力、富于动力。
他表示,今年以来,省财政厅明确提出将改革作为财政工作的总要求、总引领,一切财政工作都要秉承改革创新精神、以改革来推进、以改革来衡量。改革是全部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安徽财政不断前进和取得成就的根本动力。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四川13亿余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途公开
- 财政监督转型助力预算管理改革深化
- 财政部内控工作全面启动——访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办
- 转型大潮中的财政人剪影
- 深圳市龙岗区深挖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强化政府财力统筹
-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事项
- 财政信息化:支撑财政改革走向现代化
- 管理会计: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步伐
- 内蒙古包头市财政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青海海西州财政局积极支持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永善县财政局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安丘市财政四措并举 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 陕西岐山县强化“五种意识”推进财政监督工作
- 一部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步伐的法
- 踏石留印这一年——2014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侧记
- 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 新预算法,为深化财税改革引领方向
- 土地荒漠化致甘肃省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
- 养老金并轨改革方案敲定 从哪“找钱”成最大难题
- 永州财政四项举措加快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 遂溪财政“四个着力”促进投资评审工作
- 宝鸡市扎实推进依法理财提高财政运行透明度
- 合肥市蜀山区“六项改革”助力国库集中支付见成效
- 江西“财园信贷通”为企业融资超200亿元
- 中卫财政局做好“加减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 昆明新兴产业获省财政8600万元扶持
- 福建省财政支持文化旅游
- 财政扶持国有文化企业壮大出海——2014年文化企业发展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