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面对挑战的云南答卷

在经济运行走向“新常态”的过程中,经济下行压力在不少区域对于地方政府收支的影响,似乎正趋于显著,与之相伴随的,有云南省财政人总结的“三大挑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挑战,社会关注财政、聚焦财政的挑战和财

在经济运行走向“新常态”的过程中,经济下行压力在不少区域对于地方政府收支的影响,似乎正趋于显著,与之相伴随的,有云南省财政人总结的“三大挑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挑战,社会关注财政、聚焦财政的挑战和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挑战——这是在现阶段的大背景下着眼全局的一种总结。面对我国地方财政层面具有共性的这三大挑战,云南又提出了以“三个蛋糕”为形象化表述的应对思路:“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管好蛋糕”,配之以简称“十要”的十条措施,即“收入要增、编制要细、结构要优、执行要快、监管要严、绩效要好、信息要明、改革要实、干部要廉、队伍要强”。

作为研究者,试对此作几点评说:

第一,从态度看责任、担当和作为。在颇感严峻的财经形势面前,我接触到的不少地方财政工作者都表示了忧虑。古训有“死于安乐、生于忧患”的话,讲的是困难与压力更有可能引出动力与生机,但首先是面对困难与严峻局面的态度十分重要。我们切不可只停留于忧患感,而必须由忧患意识前推到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与奋斗意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是全面改革的支撑,财政人理应在困难面前体现出应有的作为与担当。云南财政人正是首先在态度上表现了财政工作者的素质:迎难而上、应接挑战、提炼思路、设计对策,这是必须充分肯定的有所作为的正确取向。

第二,从思路看“取势、明道与精术”。“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管好蛋糕”的思路,逻辑地对应着在多年前就曾有所讨论的“生财有道、分财有度、用财有方”之意。在现阶段,我更愿意把关于“蛋糕”的3句话,对应于上述“理财哲思”的3句话,再分别对应于亦属古训的“取势”、“明道”与“精术”的表述。中央在全面改革阶段,再次强调了“发展是硬道理”“打造经济升级版提高增长质量”的指导方针,而这落在财政工作的全局观上,就是应当看清大势、理解发展的统领意义,以及在升华了的“科学发展”理念下其与质量、效益的紧密结合,大力促进“做大蛋糕”抓好“生财有道”这个始发环节,如此取势乘势,才能解决好财政分配问题。而具体的分配财力的工作,即“分好蛋糕”和“分财有度”,需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即讲究“明道”,依靠依法、规范的程序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把握好分配盘子的结构优化,合理处置各个财力部分的度量关系。在使分配方案(表现为财政预算)顺应客观规律之后,还须进一步做好用财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即“精术”以体现“用财有方”,以严谨务实、全程监督、绩效取向的细致工作而“管好蛋糕”。云南财政人的“三个蛋糕”思路,十分值得称道。

第三,从措施看要点、机制和作风。云南提出的“十要”措施,可圈可点,似可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有现阶段服务全局“问题导向”而十分有必要加以突出的要点即增收入、优结构、明信息、求绩效等;其次,有当前应对地方财政严峻形势必须抓住以激活潜力的机制创新:实质性推进改革、着力打造法治财政、民生财政、高效阳光的现代财政;第三,有一系列体现财政人素质和昂扬面貌的工作作风,包括细编预算、加快执行、严格监管、廉洁队伍等。这些措施,旨在服务于贯彻“三个蛋糕”思路进而服务全局,对接着一系列的操作点,体现了很好的针对性。

应当说,面对困难和挑战,云南财政人已作出了一份应予以充分肯定的答卷——当然,这是一份开题式的初考答卷,我们接下来有理由相信和期待,云南财政人在迎难而上的努力奋斗中,能够交出无愧于“支柱”定位的后续答卷。而且,其他区域的地方财政工作者,也可以从云南财政人应对挑战的态度、思路和措施中,得到十分有益的启发。(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贾康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